西安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唐贞观二十年(646)扩建为大慈恩寺。唐代高僧玄奘为保护从印度带来的经卷,请得唐高宗的支持和资助,于永徽三年(652)在寺中修建了著名的大慈恩寺塔即大雁塔。塔名大雁,其说不一,据《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所载:摩揭陀国一僧寺一日有群雁飞过,忽一雁落羽堕地而死,僧人惊异,以为雁即菩萨,众议埋雁建塔纪,因有雁塔之名。塔初建为五层,砖表土心;长安年间改为十层楼阁式砖砖,以后又有增损;明代在外表加砖砌护,即为今塔,高64米。历代文人登临赋诗,屡有佳作。唐代进士放榜后,宴集杏园,雁塔题名,称为快事。唐代大慈恩寺规模极大,占据晋昌坊的一半,房屋达1800余间。慈恩寺中有著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所作的壁画。(上图为大雁塔门楣线刻唐代寺院殿堂图,右图为大雁塔外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