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主持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中秋,致我最牵挂的人[69]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66]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57]

  • 邂逅秋,邂逅美好[7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86]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88]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92]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14]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20]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93]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19]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12]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庄子三条鱼,人生三境界
    [ 作者:佚名   转自:网络   已阅:934   时间:2023-4-4   录入:chengshangyun ]

     

    2023年4月4日  佛学研究网

        一、北冥之鱼

        《庄子·逍遥游》中记载:北冥有一条名为“鲲”的鱼,不知道有多少千里长。

        它变化为鸟,名为“鹏”,鹏的背,也不知道有多少千里长。

        鹏振翅高飞的时候,双翼就像垂悬天际的云朵。

        北冥之鱼,大而无边,变幻莫测,远超世人想象。

        庄子怕世人不信,还引用《齐谐》,证明这条鱼确实存在。

        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生有涯,所知无涯。

        我们习惯眼前光景,往往忽视世间之大。

        苏轼见王安石写菊花“吹落黄花满地金”,便嘲笑他没文化。

        在他的知识范围里,菊花在枝头就枯萎,不可能落到地上。

        被贬到黄州后,九九重阳日,菊花落在地上,遍地金黄。

        苏轼呆住了:原来真有“吹落黄花满地金”。

        才高如苏轼,在浩瀚无边的世间,尚且是井底之蛙。

        平凡如你我,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仅仅是一颗微尘。

        纵然见识非凡,但仍要怀着羞涩。

        造化之奇幻,世事之多变,岂是一介凡人可以测度?

        保持谦虚、好奇,才能接纳世间的新鲜事物。

        二、濠梁之鱼

        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展开一场对话:

        庄子说:“鱼在水中,游得多么快乐自在啊。”

        惠子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

        庄子反驳:“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不是鱼,自然也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和鱼的想法,互不相知。

        人与人之间的悲喜,各不相通。

        你以为在感同身受,别人只觉得你站着说话不腰疼。

        有个节目《穷富翁大作战》,邀请富人体验七天底层生活。

        一位富人言之凿凿:“这些苦不算什么,只要够努力,就能改变命运。”

        之后,他跟底层穷人一样干活,干了一天,累得筋疲力尽。

        第二天,他放弃了体验。

        他说:“底层生活太可怕了,累得没办法思考改变命运。”

        隔岸观花易,切身体会难。

        别轻易劝人大度,因为你不知道别人的痛苦;别随便劝人放下,因为你不知道别人的负担。

        站在上帝视角,指指点点,只会惹人讨厌。

        不轻易评价他人,才是将心比心的善良。

        三、江湖之鱼

        《庄子·大宗师》记载,泉水干涸,有两条小鱼,靠对方口里的泡沫活命。

        庄子认为,与其依靠对方活着,不如回到大江大海,落个自由自在。

        靠山靠水,只是苟延残存,无法随心所欲。

        活出真我,才是天高海阔,任君展翅飞翔。

        有位年轻人向禅师请教:“为什么我一直那么失败?”

        禅师问:“你前半生的轨迹是怎样的?”

        年轻人回答:“我听从过来人的经验,我想画画,他们说没前途,我就不再画画;我想写作,他们说会饿死,我就不再动笔;我想学医,他们说压力大,我就不考医科。”

        禅师说:“你活在别人的嘴里,哪里能有精彩?当你为自己而活,自然脚下生风。”

        太多人在“相濡以沫”中过活,思想是别人的意见,生活是模仿别人。

        活给别人看,是最大的错误。人,为自己而生活。

        前途,自己开创;幸福,自己选择;磨难,自己消受。

        活出本色,才不枉来世间一场。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佛音阁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