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主持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84]

  • 十问时间[85]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80]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86]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98]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7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28]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15]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68]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89]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43]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7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
    [ 作者:星云大师   转自:网络   已阅:389   时间:2023-3-27   录入:wangwencui ]


    2023年3月27日    佛学研究网

        人有抱怨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个习惯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麻烦。夫妻相互抱怨,能永久恩爱吗?儿女对父母抱怨,父母会甘心情愿付出爱吗?下属对上司抱怨,上司会欣赏这样的人吗?

        过去的帝王,对于抱怨的臣子不但冷落以对,臣子甚至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抱怨之害,尤有甚者,列举如下:

        一、抱怨是丧志之始

        人一旦心中满怀怨恨,所谓怨天尤人,总觉得世间不公平,觉得天下人都对不起自己,这就是人生危险的讯号。

        因为你对社会的热情不够,对人生的际遇认识不清,对自己的付出心有不甘,对自己的获得有所不满,因此忿忿不平,怀忧丧志,人生从此一蹶不振。其实,这个社会必定先要有所付出,才能赢得相对的收入;你只是抱怨付出,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

        二、抱怨是结仇之源

        抱怨绝对不能获得欢喜,你抱怨人家一分,别人回给你的可能是加倍的排斥。合伙人本来是共同打拼,但你总抱怨对方的不足,难道对方就会满意、钦佩你吗?

        语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相同的,怨人者,人恒怨之,“管鲍之交”就是说鲍叔牙不介意管仲,在钱财、事业上没有半句怨言,所以两人才能相知相惜,才会有好的结果。

        三、抱怨是败德之行

        人一旦有了抱怨,情绪一定非常恶劣,就借酒浇愁。有的人甚至一不做,二不休,因为对家庭抱怨多,他干脆不回家,整日徘徊在酒廊舞厅里;因为对公司有很多不满,他可以请假出游,甚至泄露机密,使公司受到损失。
    抱怨的结果,可能对方损失有限,但自己则有更大的败德之行。例如抱怨父母者,成了不孝儿女;抱怨朋友者,最后反目成仇;抱怨同事者,明争暗斗。种种败德的行为,都由于抱怨而产生,殊为可怕。

        四、抱怨是造业之因

        世上很多的打斗、毁坏、嗔杀等行为都是因为抱怨而起,所以抱怨是造业之因。一个人如果时时心存善念,纵使受了委屈,被人欺负,只要自己有修养,稍加忍耐也就过去了。

        假如感到利益不均或者为人所侵占,也不能为了虚浮的财利造下难以弥补的冤仇、业报,最后受害最大的还是自己。

        因此,人一旦心中有了抱怨的念头,应该立刻有所警觉,要懂得回心反省。

        凡事能够将心比心,甚至宁愿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能够存有如此善念,抱怨又由何而生呢?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佛音阁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