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主持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82]

  • 十问时间[85]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79]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84]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97]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76]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26]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15]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68]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88]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40]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6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白话《梁高僧传》丨昙摩流支
    [ 作者:佚名   转自:网络   已阅:384   时间:2023-3-3   录入:wangwencui ]


    2023年3月3日    佛学研究网

        译文

        晋长安昙摩流支

        昙摩流支,汉地称法乐,流支是西域人。流支弃家学道,偏好律藏,并因精通律藏而驰名西域。流支在弘始七年秋到达关中。当初弗若多罗诵出十诵未完,人即逝世。

        庐山释慧远已经听说流支善于律藏,希望得全部律部,就给流支写信表示通好的心意。信上说:佛教(大乘)先在贵国流行,自从大法分流东土,已经四百余年了,有关沙门威仪德相的经论也非常多。前不久,西域来的有道之士弗若多罗,是宾国人,非常擅长十诵梵本,有鸠摩罗什法师通才博见为多罗传译;十诵由梵译汉刚过大半,多罗过早离世,译经中途停顿,伟大的事业沒能圆满,感慨遗憾太深了。听闻仁者您随身携芾十诵,我非常欣喜遇到这样的事情,冥冥之中因缘具足您恰好持十诵而来,这难道仅仅是世俗说的巧合吗?有大愿的人想弘扬法道,为利有情,应运而来的,考查一下历史,总有人应世度众生,这不是感情用事。您若能为律学之学徒,完成这部十诵由梵译汉,开示梵行,洗涤他们的耳目,使初学之辈不失无上金刚宝戒,参禅人智慧越加光明,这会令行人慧深德厚,人神一同感动啊!幸祈您发菩提大愿,不违当初本誓,一者多罗带十诵来东土,二者您又带十诵梵本来。

        流支既收到慧远书信,及姚兴殷勤敦请,于是,与鸠摩罗什大师共译十诵律全部,研详考核,条制审定。对已经译出的汉文本,罗什大师仍然嫌文句不够简练,而不满意。不久,罗什大师圆寂,与流支共译的部分也就没有删削研磨。流支住长安大寺,慧观法师打算请流支离开京师,然后去他那里驻息。

        流支说,你们那个地方有人有法,足以利益世人,我应当游化还没有律教的地方。于是,流支游化其它地区,不知所终。有人说流支圆寂在西凉国,但是也没有详细的证据。

        原典

        昙摩流支。此云法乐。西域人也。弃家入道。偏以律藏驰名。以弘始七年秋达自关中。初弗若多罗诵出十诵未竟而亡。庐山释慧远闻支既善毗尼。希得究竟律部。乃遣书通好曰。佛教之兴先行上国。自分流以来四百余年。至于沙门德式所阙尤多。顷西域道士弗若多罗。是罽宾人。甚讽十诵梵本。有罗什法师通才博见为之传译。十诵之中文始过半。多罗早丧中途而寝。不得究竟大业。慨恨良深。传闻仁者赍此经自随。甚欣所遇。冥运之来岂人事而已耶。想弘道为物感时而动。叩之有人。必情无所吝。若能为律学之徒。毕此经本。开示梵行洗其耳目。使始涉之流不失无上之津参怀胜业者日月弥朗。此则慧深德厚。人神同感矣。幸愿垂怀不乖往意。一二悉诸道人所具。流支既得远书及姚兴敦请。乃与什共译十诵都毕。研详考核条制审定。而什犹恨文烦未善。既而什化不获删治。流支住长安大寺。慧观欲请下京师。支曰。彼土有人有法足以利世。吾当更行无律教处。于是游化余方不知所卒。或云终于凉土未详。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佛音阁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