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主持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70]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70]

  • 如果事与愿违,等一等也没关系[72]

  • 远离你身边的“老实人”[80]

  • 真正厉害的人,都学会了“不生[71]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21]

  • 无所障碍,是从我们众生这边来[79]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14]

  • 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平衡实相[74]

  • 能改变命运的是你自己[82]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00]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55]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白话《梁高僧传》丨维祇难
    [ 作者:佚名   转自:网络   已阅:248   时间:2023-1-26   录入:wangwencui ]


    2023年1月26日  佛学研究网

        (一)译经

        魏吴武昌维祇难

        【译文】
        维衹难,天竺人,世代奉持外道,以火供祠为正宗。
        当时有一个天竺沙门,习修小乘,多行道术。经过远行,将近天黑,打算在维衹难家借宿,维衹难家既然事奉外道,就猜忌沙门,于是安排这个借宿的沙门在门外的露天地过夜。沙门夜里默默念咒,使维衹难家所奉祠的神火,正烧得很旺时,突然熄灭。于是,维衹难全家人一起走出门外,礼拜并请沙门入室内供养。沙门还用咒术使已经熄灭的神火重又燃烧起来。维衹难见沙门神通超过自己,即对佛法大生信乐。于是舍弃所祠火神,出家依佛法修行,拜沙门为师。从沙门学习三藏,尤其对《四阿含经》善长。游化天竺诸国,所到之处,沒有不奉行其教化的。维衹难在三国时候的东吴黄武三年,与同伴竺律炎来到武昌,持来昙钵经梵本《昙钵经》即是《法句经》,当时东吴信佛人共同请维衹难译出所带来的梵本《昙钵经》。维衹难不太善长汉语言文字,于是和竺律炎共同译梵本为汉文,竺律炎也对汉文掌握不好,所译汉文多有不尽人意之处。
        存有译本言辞质朴。到了西晋惠的末年,有沙门法立,重将《昙钵经》又译为五卷。沙门法巨执笔,其译文略有文采。法立又译出小本经典大概有四篇吧,因为正赶上永嘉末年的战乱,法立所译数本经,多数不复存在了。

        【原典】
        维祇难。本天竺人。世奉异道以火祠为正。时有天竺沙门。习学小乘多行道术。经远行逼暮。欲寄难家宿。难家既事异道。猜忌释子。乃处之门外露地而宿。沙门夜密加咒术。令难家所事之火欻然变灭。于是举家共出。稽请沙门入室供养。沙门还以咒术变火令生。难既睹沙门神力胜己。即于佛法大生信乐。乃舍本所事出家为道。依此沙门以为和上。受学三藏妙善四含。游化诸国莫不皆奉。以吴黄武三年。与同伴竺律炎。来至武昌。赍昙钵经梵本。昙钵者。即法句经也。时吴士共请出经。难既未善国语。乃共其伴律炎。译为汉文。炎亦未善汉言。颇有不尽。志存义本。辞近朴质。至晋惠之末。有沙门法立。更译为五卷。沙门法巨著笔。其辞小华也。立又别出小经近四许首。值永嘉末乱。多不复存。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佛音阁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