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主持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76]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85]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82]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74]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73]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79]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98]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96]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94]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16]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108]

  • 如果事与愿违,等一等也没关系[102]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兰
    [ 作者:佚名   转自:网络   已阅:1929   时间:2023-1-8   录入:wangwencui ]


    2023年1月8日    佛学研究网

        (一)译经

        汉洛阳白马寺竺法兰

        【译文】

        竺法兰,东汉僧,中印度人。讽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当时东汉明帝派遣蔡愔至西域求取佛经,遇到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游化众生,便邀两人前来中国弘法。竺法兰的弟子们强留大师,但竺法兰想方设法随后赶来了,到达洛阳白马寺与摄摩腾会合。竺法兰博闻强记,在洛不久就能说汉语,并着手翻译蔡愔他们从西域带回的佛经,曾先后译出《十地段结经》、《佛本生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等数部,还与摄摩腾共同翻译了 《四十二章经》一卷。后因经历多次战乱,前四部经书均遗失,只有《四十二章经》传世,中国后代诸经都以它为始。

        蔡愔又在西域得到释迦佛画像,是优田王栴檀像师的第四作,带到洛阳之后,汉明帝即令画工描绘出来,安置在清凉台中及显节陵上,旧像现在不复存在。

        早在西汉时,汉武帝穿过昆明池底,身上有黑灰,当时曾问于东方朔,朔云不知,让问西域人。竺法兰至洛阳后,众人遂追问其事,他说: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就是见证。竺法兰的说法印证了东方朔的预言,因而信众遂多。
    竺法兰后寂于洛阳,世寿六十余。

        【原典】

        竺法兰亦中天竺人。自言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时蔡愔既至彼国。兰与摩腾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会彼学徒留碍。兰乃间行而至。既达雒阳与腾同止。少时便善汉言。愔于西域获经即为翻译。十地断结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四十二章等五部。移都寇乱四部失本不传。江左唯四十二章经。今见在。可二千余言。汉地见存诸经。唯此为始也。愔又于西域得画释迦倚像。是优田王栴檀像师第四作也。既至雒阳。明帝即令画工图写。置清凉台中及显节陵上。旧像今不复存焉。又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以问东方朔。朔云不委。可问西域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朔言有征。信者甚众。兰后卒于雒阳。春秋六十余矣。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佛音阁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