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5日 佛学研究网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跨过小雪大雪的料峭,又经历了冬至的凛冽,倏忽间,时光便瘦成了小寒。一个小字,似将隆冬寒气化解许多,仿佛尚未到最冷的时候,但其实小寒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俗话说“冷在三九”,小寒恰在三九前后,正所谓“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江南更是“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乡,乡是趋向之意,读作去声。随着阳气的萌动,大雁开始北迁。二候鹊始巢,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感阳气而筑巢,准备繁衍后代。三候雉始雊,雉是野鸡,雊为求偶鸣声。这时,早醒的雉鸠就开始求偶,而早春也已经在到来的路上了。
天寒地冻的时节,满目萧瑟自是一派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此时,突然见到那灿黄的腊梅为苍茫大地带来一丝生机。梅花在万物落尽之时凌寒独放,这种傲骨则源于朔风的凌冽和霜雪的严寒。正因为有了隆冬的考验,梅花散发的香才最醇厚。所以黄檗禅师用以警策学人道:不是一翻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一榻平分鉴古轩,炉熏相对坐忘眠,
山林礼乐无今昔,时节因缘有变迁。
树影高低深夜月,猿声长短五更天,
两冬不得梅花信,又约梅华到冷泉。
——《次韵送智西堂归灵隐》
这首诗是石屋清珙禅师在送别时所作。而远行之人的目的地,正是灵隐。这有了禅师与梅花的冷泉之约。同样的树影夜月,千载灵隐禅风依旧,大悲楼前那两株馥郁的腊梅,仍胀胀地鼓绽着花苞,期待着十方佛子和它一样,过“彻骨严寒”,终得心花怒放。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