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主持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77]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75]

  • 清茶饮语[57]

  • 《心经》与宋代文人创作[73]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80]

  • 对松悟禅[96]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4]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20]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3]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89]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45]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说话留德,做事留心,做人留路
    [ 作者:佚名   转自:网络   已阅:786   时间:2022-11-16   录入:chengshangyun ]

     

    2022年11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古人常说:“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人生这场修行,不在深山,不在道观,而在社会人情间。

        修行的最高境界,便是在红尘凡事中修心,在言语交谈间反思,在为人处事里磨练,余生,说话留德,做事留心,做人留路,才是修炼的最好状态。

        1 说话留德,存福德

        一位思想家说过:含蓄和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

        确实如此,华丽的修辞,不及恰当的表达;频繁的诉说,不如含蓄的倾听。

        舌头是柔软的,但有些语言却像刀子一样锋利,刺伤了别人,也割伤了自己,挡住了福气。

        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古时候,有一名妇人,总是口无遮拦,喜欢说三道四。

        有人生病,便说那人背地里做了坏事;有人当官,就说这人走了后门,攀附权贵;有人赚钱,说别人发的是昧良心的财。

        一次,邻居家没出嫁的女儿,生了孩子。

        妇人便四处散播,女子和庙里的和尚有私,生活不检点。

        女子不堪其辱,无奈之下投湖自尽。

        后来,才发现,原来女子,是被歹人所害,无奈才生下了孩子。

        妇人自此便霉运连连,得了怪病,口鼻溃烂,不能说话。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中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善良的行为是不留痕迹的,善良的言语是温暖得体的。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得知事情的全貌,无法辨清事态的真相。

        况且每个人的处境不同,认知不同,不轻易评价,不随意评判,温暖的话多说,冷漠的词少言。

        心中留善念,说话留口德,才能存福德。

        2 做事留心,得人心

        生活中,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平易近人,做事留心,待人用心的人。

        正如《道德经.第十五章》中有言:“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他们纯粹朴实,心胸宽广,能够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真心对待每一个人,久而久之,便会得到别人的尊重,遇到贵人的帮助。

        《明史》中记载了大臣葛治的经历:葛治自幼家境贫苦,考取功名,屡次不中。

        无奈只能在宰相府里,做了名管家,但是他从不欺负下人,反而事事留心,在别人有困难时,及时帮助。

        一次,府上一名仆人因为盗窃被关押。

        葛治看出那人虽穿着朴素,却很有风骨,询问下才得知仆人家中老母病重,无奈之下,才拿了府里的药材应急。

        葛治听后,拿出自己的钱财为其母治病。

        后来,这人科举高中,当了大官,便向朝廷举荐了葛治。

        而葛治也因为做事用心,待人真诚得到了更多人的拥戴,一生官运亨通,长寿安乐。

        很多事情,未必是表面看到的样子,事物的真理,往往冷静下来才能看清;事实的真相,常常需要格外留心才能发现。

        做事多留心,不急着下结论,才能看到他人的不易,体谅他人的难处。

        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得到他人的认可,赢得他人的真心,无形中拥有好运。

        正如一位作家说过:“你对别人的好和善意,最后成全的都会是你自己。”

        3 做人留路,宽己路

        《道德经.第七章》中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自古以来,天地久久存在,万物生生不息,是因为他们能够容纳万物,接受共生。

        人生也是如此,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无法离开他人,而单独存在。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为他人留路,就是为自己铺路。

        古时候,有一位道长,带着道童下山采购。

        路过一条河流时,道长搬来许多大石头,每走一步,就搬一个石头放在落脚处。

        道童不解的说:“我们能过河就行,为什么还要辛苦的铺桥呢?”

        道长没有说话,只是继续搬着石头。

        三个月之后,天气进入寒冬,河水变得冰凉。

        他们再次下山时,道童惊奇的发现,上次铺的石头旁,堆积了更多的石块,上面也被碎石填充,平整了不少,俨然成了一座石桥。

        老话常说:“上等人帮人,中等人挤人,下等人踩人。”

        人生的道路从不拥挤,智者总是能够推己及人,为人留路,最终实现共赢。

        而愚者常常排挤他人,固执狭隘,反而止步不前。

        真正有格局的人,自己过河了,也不忘为别人铺路,从此人生之路,便会越走越宽,越行越稳。

        《小窗幽记》里面说:“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

        说话留德,不评判,不妄言,才能存住福气;

        做事留心,不武断,不猜疑,才会得到人心;

        做人留路,不狭隘,不排挤,才可行而至远。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岛,学会与他人连接,用赞美代替冷漠;用真心代替猜忌;用宽广代替狭隘,便是我们人生修行最重要的功课。

        人生的下半场,愿我们修好言行,在社会人情间,游刃有余,待人和善;在独处静思时,内心平和,悦纳自己。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佛音阁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