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主持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06]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97]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29]

  • 十问时间[114]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09]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29]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57]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93]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50]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43]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22]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62]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把自己劝明白,是最大的自在
    [ 作者:佚名   转自:网络   已阅:799   时间:2022-11-10   录入:chengshangyun ]

     

    2022年11月10日  佛学研究网

        常言道,日子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就看你怎么过。

        可惜很多时候,有的人总是容易较真,让自己不知不觉就被各种坏情绪牵着走。

        其实生活要想轻松,就要学会自己开导自己。把自己劝明白了,人也就自在了。

        01 对别人的错误宽容些

        爱生气的人,时常都有看不顺眼的事,有生不完的气。

        但是气来气去,最后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明明做错事的是别人,为此买单的却是自己。

        与人计较太多,不仅浪费时间,还会不断增加精力的投入和情绪的耗损,伤人又伤己。

        没有那么重要的人和事,该放的就要放,该过的就要过。

        正如有句话所说:宽容别人的错,才能解脱自己的心。

        说到底,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没有人会是完美的,都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遇到他人犯错的时候,可以适当批评,但也不必以偏概全,更不必为此而影响自己的心情。

        与其总是揪着别人的缺点,不如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这样,能及早看开想通,也能让眼睛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对人宽容,也是帮自己宽心。

        02 对过去的失败释然些

        我们也许很难想象,在一个不动声色的成年人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过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能把现在过好的人,一定都有释怀过去的能力。

        不管过去如何,那都已经过去了。一味咀嚼曾经的苦,只会让眼前的日子也尝不到甜。

        过往不恋,当下不负。唯有放手,让前尘往事随风而逝,才能腾出双手,去迎接往后岁月的精彩。

        当然,选择对过往的苦难释怀,并不是让一个人没心没肺地过。

        相反,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扛起。有经得起世事颠簸的勇气,才会有迎难而上的底气。

        前行的路上,谁都是一边失去,一边得到。

        既然过去无法改变,那就释然以待吧。风雨过后,阳光总会如约而至。

        03 对今天的烦恼看淡些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一点压力,越想越严重,忍不住就开始担心这个,忧心那个,最后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但等过段时间,再回头看,其实就会发现,很多都是小事,根本不值得如此在意。

        烦恼处处有,看开自然无。

        生活中,小磕小碰,小意外,小挫折,每天都在发生。要是什么都要烦恼的话,真的会没完没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日子只能一天一天好好地过,别无他法。

        感觉心情苦闷,有压力时,就想办法去化解。

        其实我们的心就像一座房子,把心放得足够宽,再大的烦恼也会变得微不足道。

        无论今天遇到什么难题,都笑一笑,看淡一些吧。

        生活中有苦有甜,尽量找一种令自己舒服的状态去过每一天,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喜欢这样一句话:解不开的心结,就把它扎成蝴蝶结吧。

        谁的人生没有点遗憾呢。过得好不好,不用去说服别人,说服自己就好。

        很多事,真的不必太较真。看清楚了,想明白了,比什么都强。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佛音阁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