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主持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59]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92]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34]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87]

  • 布施不是花钱买功,而是舍弃贪[86]

  • 容易引发抑郁的12种思维方式,[73]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6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22]

  • 观音信仰与《观世音菩萨授记经[77]

  • 老实“吃茶去”[87]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13]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67]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人最大的教养,不是礼貌,不是客气,而是……
    [ 作者:佚名   转自:网络   已阅:1090   时间:2022-7-30   录入:chengshangyun ]

     

    2022年7月30日  佛学研究网

        《菜根谭》中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世间最好的事物,往往并不起眼,但却能越看越顺眼。

        做人也一样,正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并非刻意藏拙,只是他们的行为不是为了夺人眼球,而是让人舒服。

        1 眼宽容景,心宽容人

        曾国藩说,“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

        心胸狭窄的人,大多没有成熟的见识,没有卓越的远见,没有慷慨的气概。

        他们并非情商很低,而是没有容人之心,没有把人放在心上。

        凡事喜欢斤斤计较,说话刻薄只图自己快活,说白了就是自私。

        待人舒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得事事挂心,谨慎待人,才不会使人难堪或尴尬;这对喜欢“直来直去”的人来说,更是一种苛刻。

        一个人随性说出的话,开的玩笑,自己觉得无伤大雅,可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一根刺。

        多少人,因为较真,揪着一点小事不放,完全不顾脸面地争吵,回过头才发现完全没有必要。

        人与人的相处,其实没有胜负之分,高下之别;彼此防备,是对彼此最大的浪费。

        浪费彼此的才识,彼此的情绪,彼此的人缘,其实,人的相互来往,本可以相互成就。

        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心有多大,待人就有多舒服,人脉就有多宽广;比起树敌,这才是重中之重。

        2 放低姿态,谦逊待人

        《三国演义》里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

        所谓高人,大多是民间的“俗人”,不显山不露水,待人平和,偶尔自谦或“自损”,却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得风生水起。

        他们不会为了拔高自己,在言语上占人便宜;更不会嘲笑别人,以势压人,以获得心里上的痛快。

        相反,他们深深懂得自身的优势,会让人倍感压力,心生不自在,必须小心谨慎才不会招致反感。

        无论多么厉害的人,只要有吹嘘自己的毛病,都不会招人待见;因为,没有人会宽容到,乐于见人夸大自己。

        多一些随和,多一分谦虚,并不会减少自己风采。

        毕竟,随和的本质是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把“能人”从高高的“神坛”上拉下来,放低姿态,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最好的尊重:因为重视,才会对你客气,让你觉得宾至如归。

        可惜的是,许多人以为,人的尊重等同于优越感;自视甚高,别人却并不买账。

        殊不知,放低姿态,藏好夸大的优越感,得到的才是真正的认同、切身的尊崇。

        3 让人舒服,自己舒服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人心都是相互“反弹”的,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取决于自己如何对待别人。

        说话尖酸的人,就不要期望别人待己宽和;

        处处给人难堪的人,就不要奢望别人温和待己;

        为人强势的人,就不要苛责别人咄咄逼人。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待人留余地,自己才有退路。

        人与人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容貌、能力,还是为人,都不甚相同,但这不是我们使别人为难、狼狈的理由。

        正如有人所说,“让人舒服的最高境界,是无我。”

        无我,不是放弃或丧失自我,而是:即使我不认同你,也要给你足够的尊重。

        你无法喜欢世上所有人,也无法让所有人喜欢你,你所能做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减轻各自的负担,舒舒服服地相处。

        不然,你搞砸了别人的心情,自己很可能也不会畅快。

        让人舒服,自己也乐得舒服,才是真正的双赢。

        禅宗六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一个人的心是干净的,便看不见人与人的是是非非,便不会随意与人起争执。

        这是为人处世的包容心。

        因为没有敌对的心念,待人舒服,所以不易滋生烦恼。

        所谓“仁者无敌”,便是如此。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佛音阁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