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人生问题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在生物中,人是具有灵性的人为万物之灵。既然具有灵性,就与一般生物不同。一般生物只是吃喝睡眠,而人类,就要发挥心灵作用,要善用其心。文化的发展、进步,主要就是靠人类的引领。恩格思讲过: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忽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假若忽略的话,那么洪荒时代就永远是洪荒时代。为什么人类文明能进步,就在于人类心灵的智慧,能够驾驭物质,运用物质和创造物质,使社会进步,才会有今天的文明。所以作为一个人不能忽视这一点,要善用其心。
佛法主要讲净化心灵:心净国土净,心染国土染;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庄严首先就是清净的庄严,以佛庄严而自庄严,要以佛陀的伟大智慧、悲心、愿力,就是佛的庄严来进行自己的庄严,这就是自己的人生,常随佛学嘛。而这个“庄严”在今天的社会更为需要!
心灵具体的发挥,在于理性和道德。这个理性不是一般哲学所讲的理性。一般哲学所说“眼耳鼻舌身意”的五官感觉,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就是普通所说的理智。
而佛法所讲的理性,是一种内证境界。经过闻思修,即闻慧、思慧、修慧,提高内心修养;经过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静中观察,认识到自已是什么,宇宙是怎么发展的,从而达到超越时间空间的境界,那就广大了,由相对到绝对,这个境界就不是一般的言语、思虑可以达到的,这是佛陀的内证境界,人的理智达到佛陀境界是最高的,在佛教来讲就是根本智。
根本智以后,续生后得智,以悲心对待一切事物。于是,对众生宣传教法,建立三藏十二部经典,把佛内心的境界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当然语言文字也只是一个工具,《金刚经》讲:“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只是一个过渡的东西,不能执着。假若执着的话,范围就有限,境界就有限,发挥的德性就有限!
所谓德性在佛教来讲,能够了解空的道理,建立无我的道理,从空性了解诸法缘生,万事万物都是因缘生法。缘生就是互相滋长,彼此依存,一个事物之中包括一切事物,一个人包括一切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有密切关系的,不能分开。这是从整体来看问题,能够达到这一点,就可以由大我到无我。达到无我境界,一是要有智慧,二是要有大悲心。以大智慧,运用大悲心,悲智兼运,就可广行方便,度脱众生。
我们今天做人,就应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一个人,光阴是有限的,百岁光阴一刹那,我们必须用很短的生命,去创造无穷尽的价值。实现这个价值就必须要运用佛陀的大智慧、大悲心,把自我和宇宙融为一体。那么,人与人之间,人与生物之间,平等相待,慈悲宽厚,就可以息灭争乱,息灭战争,这个意义也正是今天提倡的“和谐”。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