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译文·晋始宁山竺法义
竺法义,未知哪里人。十三岁时遇到竺道潜,竺法义便问:“仁利是君子所行之事,孔子为何很少谈及?”竺道潜答曰:“普通之人很少能实行仁德和功利,所以孔子很少谈及。”竺道潜见他年纪轻轻就如此聪颖,便劝他出家为僧,于是竺法义便专志于学佛修道,跟随竺道潜学习。他精通各种经典,尤其擅长《法华经》。
后来辞别竺道潜,竺法义离开京城,大开讲席。到了晋兴宁年中,法义再度回到江左,居于始宁县的保山,弟子百余人。至咸安二年,突感心气疾病,便常存念观音,梦中看到一人为他破腹洗肠,醒来病愈。
晋宁康三年,孝武帝征请他讲经,晋太元五年,竺法义于京城圆寂,年七十四岁。晋帝用钱十万买下新亭山冈为他建墓,并建造了一座三级佛塔。竺法义的弟子昙爽在墓地旁建造了一座寺院,起名为新亭寺。
后来,宋孝武帝南下讨伐凶逆,以此寺为行宫。及至登基之时,又再度驾幸此寺禅堂,并进行了扩建,改名为中兴堂。所以,元嘉末年流行童谣说:钱唐出天子。钱唐指的就是禅堂,旧中兴禅堂中犹有一座飞龙殿,也就是后来的天安殿。
原典
竺法义。未详何许人。年十三遇深公便问。仁利是君子所行。孔丘何故罕言。深曰。物鲜能行是故罕言。深见其幼而颖悟。劝令出家。于是栖志法门从深受学。游刃众典尤善法华。后辞深出京。复大开讲席。王导孔敷并承风敬友。至晋兴宁中。更还江左憩于始宁之保山。受业弟子常有百余。至咸安二年。忽感心气疾病。常存念观音。乃梦见一人破腹洗肠。觉便病愈。傅亮每云。吾先君与义公游处。每闻说观音神异莫不大小肃然。晋宁康三年孝武皇帝遣使征请出都讲说。晋太元五年卒于都。春秋七十有四矣。帝以钱十万买新亭岗为墓。起塔三级。义弟子昙爽。于墓所立寺。因名新亭精舍。后宋孝武南下伐凶。銮旆至止式宫此寺。及登禅复幸禅堂。因为开拓。改曰中兴。故元嘉末童谣云。钱唐出天子。乃禅堂之谓。故中兴禅房犹有龙飞殿焉。今之天安是也。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