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妈祖,亦称“天妃”“天后”,是传说中掌管海上航运的女神。
海神妈祖的信仰文化在闽南地区根基深厚,这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闽南沿海水域丰饶,自古以来多兴渔业和海洋贸易,因此海神就成了人们的心灵寄托。在广东、海南、台湾、东南亚等地,也有着广泛的妈祖信仰。妈祖信俗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相传妈祖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这是真的吗?
从佛教经典和史料上来说,这种说法无据可考。妈祖为民间的神祇,观音是佛教的菩萨,二者并无直接的关联。人们之所以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诞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因救助海难,于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
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林默母“尝梦南海观音与以优钵花,吞之,已而孕,十四月始娩身得妃(林默)”“诞之日,异香闻里许,经旬不散”。
林默的诞生,仿佛得到了观音菩萨的福佑。在她刚满一周岁时,尚在襁褓中,见诸神像,即“手作欲拜状”,五岁能颂《观音经》,十一岁能“婆娑按节乐神”,林默自小似乎就与观音菩萨有着不解之缘。
此外,妈祖在民间传说的神职功能和观音菩萨的行愿也有着相似之处。
据《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记载,妈祖神通广大,“岁水旱则祷之,疠疫祟则祷之,海寇盘亘则祷之,其应如响。故商舶尤借以指南,得吉卜而济,虽怒涛汹涌,舟亦无恙。”
又赵翼《陔余丛考》说:“尚遇风浪危害,呼‘妈祖’,则神披发而来,其效立应。若呼‘天妃’,则神必冠帔而至,恐稽时刻。”
这与《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讲述的观音菩萨寻声救苦的例子不谋而合。观音菩萨以大悲心,分身百千万亿,寻声救苦,救度有缘众生;随众生的根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显化种种不同的形象,以广大威神力利益众生。
另外,九龙的天后宫设有天后娘娘的寝室,室内设有龙床。每逢农历三月廿三,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常来这里参拜,祈求天妃娘娘保佑,许下“早生贵子”的愿望。
而观音菩萨的慈悲法门中,也有“求男得福德智慧之男,求女得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之说,所以从古至今,向观音菩萨求子感应的不计其数,这也是民间认为二者之间的相似点。
在造像上,妈祖形象常见为面庞圆润、梳元宝髻、高额垂耳、含笑慈祥的妇人模样,衣着装束经人们的崇敬美化,也趋于华丽。观音菩萨在汉地的造像,自唐宋时期就逐渐演化为女性形象,人物颊额丰圆适宜、面容婉丽、头戴宝冠的妇人的形象。在造像上的相近,也使人们自然地把妈祖和观音联系在一起。
不论是妈祖信仰,还是对观音菩萨的虔敬,都反映着劳动人民纯真质朴的美好向往和对生活的希望。民间祭祀文化活动的传播和传承,也成为人们无法割舍的纽带和民族情怀。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