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5日 佛学研究网
译文·晋炖煌于道邃
于道邃,敦煌人,年少时失去了父母,由其叔父抚养长大,于道邃对叔父孝敬竭诚如奉事父母,十六岁时出家为僧,拜于法兰为师。
于道邃学业高明,佛经内典和外道典籍都阅览甚多,擅长经方医药、书法雕刻,对各地风俗了解甚多,也善于辩论。竺法护经常称赞于道邃高明率直,优雅朴素,有古人的风采,假以长寿,当会成为佛法的栋梁之才。
于道邃后来于其师于法兰一同渡江南来,性好山水,不在乎他人的毁谤或赞誉,不曾以佛法修为谋取名利。后来跟随于法兰远去西域,于道邃在交阯得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郗超绘制了他的画像;支遁为他做铭赞道:英英上人,识通理清,朗质玉莹,德音兰馨。孙绰把于道邃与阮咸相比,有人问:阮咸有累骑之讥(典故,被讥讽不守礼节),于道邃有清明冷峻的声誉,何故视二者相当?孙绰说:两人虽然事迹看似有高低,但高洁的风骨是一样的。《喻道论》云:近洛中有竺法行谈者以方乐令,江南有于道邃识者以对胜流。这是当时大家共同的认知,不仅是同道中人的私下称赞。
原典
于道邃。炖煌人。少而失荫叔亲养之。邃孝敬竭诚若奉其母。至年十六出家事兰公为弟子。学业高明内外该览。善方药美书札。洞谙殊俗尤巧谈论。护公常称邃高简雅素有古人之风。若不无方为大法梁栋矣。后与简公俱过江。谢庆绪大相推重。性好山泽在东多游履名山。为人不屑毁誉。未尝以尘近经抱。后随兰适西域。于交趾遇疾而终。春秋三十有一矣。郗超图写其形。支遁着铭。赞曰。英英上人。识通理清。朗质玉莹。德音兰馨。孙绰以邃比阮咸。或曰。咸有累骑之讥。邃有清冷之誉。何得为匹。孙绰曰。虽迹有洼隆高风一也。喻道论云。近洛中有竺法行谈者以方乐令。江南有于道邃识者以对胜流。皆当时共所见闻。非同志之私誉也。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