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14]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22]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21]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13]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88]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18]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38]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1]

  • 过好每一个当下[189]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43]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72]

  • 走路的力量[124]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庄子的三条鱼,王阳明的一朵花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95   时间:2023-4-2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4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01 庄子的三条鱼

        第一条鱼:北冥之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北冥有条很大的鱼,能变成一只大鸟,遨游千里。

        但是就这样的大的鸟,也需要凭借风才能飞行。

        历史上的圣德之人列子能驾风行走,轻盈美好,他虽然可免于行走的劳苦,却还是要有所依赖。

        一个人再强大,也需要凭借外物,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随心所欲,基本是不可能的。

        功名富贵,能让你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但是这些东西终究是外物。

        风水轮流转,总有一天你会失去他们。

        真正的自由一定来自内心的充实与觉悟。

        王阳明认为,人内心的痛苦都来自“我”,自我的执着,带来了生命的束缚与痛苦。

        所以他才选择进入石棺求道。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忘掉自己,“神人”没有功绩心,“圣人”没有名望心。

        人有自己的意志,自然有自然的意志。

        舍弃个人的荣辱得失,尊重天道,跟着自然的节奏行动,才能真正的自由。

        第二条鱼:濠梁之鱼

        庄子和惠施在濠水桥上游玩。

        庄子说:“白儵鱼在下面游得多么悠闲自得。”

        惠子答:“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立刻答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个人活得怎样,说到底,只有自己知道。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选择活在别人眼里,曲意逢迎,小心演戏。

        而实际上,你的悲欢,从未在别人眼里。

        活在别人眼里,是面子,自己活得漂亮,才是里子。

        楚王请庄子去做官,庄子指着污泥里的乌龟问使者,我不喜欢当寺庙里供奉的龟壳,只想自由自在的在污泥里摇尾巴。

        庄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喜欢别人趋之若鹜的富丽堂皇。

        人生百年,不要活在别人眼里,要活在自己心里。

        与其绞尽脑汁去想着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倒不如努力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第三条鱼:江湖之鱼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涸了,两条鱼困处在陆地上,用湿气相互滋润,用唾沫相互沾湿,就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而自在。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放弃彼此的恩怨,给彼此一条生路,是一个人的通达。

        鲁迅曾写: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苏轼也曾说:但以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

        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是一种纠缠和绑定。

        相濡以沫,是一种温柔,却也是一种束缚,耽溺在这种温柔里,只能慢慢等死。

        仇深似海,是一种绑定,更是一种无解的纠缠,倘若不能放下,一辈子就只能活在仇恨里。

        庄子在《大宗师》里讲: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与其称誉尧仁慈而非难桀残暴,就不如恩怨两忘而与大道化而为一。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困在泥潭里,相濡以沫。不如去海里,去天空。

        人要有更大的视野,更大的格局,着眼于未来,去看更大的山河,去见更广阔的人间。

        不断清空自己,不断开拓自己。经历未知,充盈自己,才能迎来更精彩的人生。

        02 王阳明一朵花

        心中之花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

        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你没有看这朵花时,这花就和你的心一样是寂然,像是没有存在过一样;当你来看它时,它的颜色才在这时明明白白地展示在你的面前,这样便知道这朵花并不是独立于你的意识而存在的。

        一样东西,没有进入你的视野,你的内心,就不存在意义。

        换句话来说:万事万物都在你心里,心即天理,心就是良知。

        天地人物,都是以这人心的一点灵明,人的良知,也是天地万物的灵明。

        一生中遇见的所有风景,都只为你而来,你对了,世界就对了。

        世界就在你的心中,心美好,一切都美好!

        放下眼前的是非苟且,用美好的心灵面对更广阔的天地,万物也会以美好待你。

        放下荣辱得失,忽略种种偏见与成见,活出自己的样子,才是最美的样子。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43]

  • 你的自律!决定着你的一生[253]

  • 禅门中的“自由”,比你想象的更自由[268]

  • 接纳自己,不需要去“解决”任何问题[292]

  • 愚者短视,智者远见[255]

  • 受持戒律,得真自由[411]

  • 眼界、自律、自知的力量[489]

  • 独处,是一个人最昂贵的自由[936]

  • 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你自己[652]

  • 生命是一场自己跟自己的旅行[705]

  • 不懂爱就是伤害,真正的爱不是约束、占有和控制[1062]

  • 宽恕,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自由[779]

  • 寂静法师谈七大天律,一切都在天道中[1065]

  • 懂得了因果,就懂得了自制[940]

  • 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971]

  • 心宽处,皆是路[1090]

  • 当你成为爱,所有的资源都会涌向你![1165]

  • 真正的修行:不是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1448]

  • 每一次情绪波动,都是通往智慧的大门[1332]

  • 行走,是富养自己的最好方式[141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