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28]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15]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43]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71]

  • 人性四大弱点[155]

  • 情绪稳定的背后[153]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132]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82]

  • 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生命智[15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153]

  • 真正修行者,不见世间过[153]

  • 如何处理学佛过程中的“疑”?[165]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429   时间:2023-3-2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3月20日  佛学研究网

        曾国藩在研究《易经》时发现:“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

        放眼天下,没有十全十美而毫无缺陷之事,万物皆是虚盈交错,得失交替。

        人们在执着于失去时,或许正在悄无声息地得到。

        人们在自诩于得到时,或许正在不知不觉中失去。

        真正的智者,早已洞悉世事,懂得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

        01 失而不怒

        苏轼曾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生本就不圆满,面对失意与彷徨,失败与挫折,无需怨天尤人,更不必愤懑发泄。

        迷雾总有散尽的时候,倘若遇到不顺就抱怨发怒,只会离美好越来越远。

        而能够控制好情绪,宠辱不惊,人生才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诗佛”王维,出生于贵族,二十一岁时就得到皇家举荐,后又高中状元,是长安城里风光无两的才子。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担任太乐丞期间,因彩排“黄狮子舞”时犯了忌讳,被毫不留情地贬到偏远之地,做起了粮仓管理员。

        一夜间,从世人瞩目,到无名小卒,内心自是无限憋屈,但他没有愤愤不平,而是径直赴任,恪尽职守。

        后来,妻子怀孕了,他以为终于等来了峰回路转,怎知,妻子难产,胎儿夭折,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在那个冬天永远离开了他。

        此时的王维,若做出任何崩溃之举,哪怕仅仅是愤怒,世人都能体谅,但他没有。

        他平静地接受了“一切失去”,在独自疗伤中成为了著名的田园诗人,无人超越。

        《醒世恒言》中说:“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

        人生之路向来崎岖,或许败北,或许失去一切,或许什么也实现不了,这都不重要。

        若因一时的得失,耿耿于怀,并迁怒于人,放弃了理想与追求,否定了曾经的努力与坚持,未来只会失去更多。

        面对不如意,我们需要记住的是:无论何时,前方总有值得期待、值得追寻的东西等着我们。

        真正智慧的人,拥有淡看得失的气魄,他们拿得起,更放得下,不怒于失去,不悲于错过。

        02 得而不骄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有格局的人,不仅有过人的实力,还谦逊识礼,为人和善;反之,稍有成绩便处处显摆,骄傲自大,终究经不起考验,受不了挫折。

        晚清名臣左宗棠,不仅仗打得好,棋也下得好。

        有次,他奉命出征新疆,在途中看见一老者摆着棋阵,身旁立着“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便前去与老者对弈。

        连下三盘,老者盘盘皆输,左宗棠轻蔑地说:“你还是拆了那招牌吧!”

        没过多久,左宗棠打了胜仗,班师回朝,在路边又看见“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很想灭一灭老者的威风,于是,他又去下了几盘棋。

        没想到,左宗棠连输六局,完全招架不住。

        老者笑着说:“上回您一心想证明自己,所以旗开得胜;如今,您一心瞧不起我,所以屡战屡败。”

        弘一法师曾说:“失意勿抑郁失措,得意勿恣意奢侈。”

        人一旦得意,便容易松懈下来,忘乎所以,此时,失败会随时找上门来。而不骄不躁,保持谦卑,才是保持常胜的法宝。

        真正有智慧的人,有功劳不显摆,有能力不炫耀,居高位不狂妄,懂得藏匿锋芒,活得通透从容。

        03 静而不争

        《菜根谭》里说:“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世间烦恼,都逃不过一个“争”字。不争是一种豁达的态度,更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雍正的谋士邬先生,曾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老爷子生了一大群儿子。

        随着岁月的增长,老爷子年纪大了,偌大的家业必须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可问题是,钥匙只有一把。

        儿子们都想拿到那把钥匙,当家作主,为此争得你死我活,闹得家无宁日。

        唯独小儿子,从来不参与哥哥们的争斗,只是默默地跟着老爷子干事情。

        最后,这个从来不争的小儿子,拿到了老爷子的钥匙。

        面对得失,许多人争来争去,最后事与愿违,而那些不争的人,往往有着意外的收获。

        《道德经》中讲:“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做事情,从来不与人争。因为他们懂得,争得越多,失去得越多,人生也会越发痛苦。

        回想我们年轻时,摩拳擦掌,四处争高下,争长短。

        等如今活到一定岁数,才明白:是你的,不用争,不是你的,争也无用,凡事无愧于心,尽力便好。

        真正智慧的人,懂得人生赢在大气,输在计较。静而不争,才是人生至境。

        有句话说得极好:没有永远无恙的岁月,只有波澜不惊的心态,这世间真正的平和,来自内心的安宁。

        人活一世,就是一个不断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失而不怒,才能知足常乐;得而不骄,才能细水长流;静而不争,才能怡然自在。

        往后余生,愿你我淡看得失,心无挂碍,喜乐相随。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生如水,修行为境![158]

  • 杨绛:不争,不理,不解释[523]

  • 你若是大树,何必与草争![793]

  • 佛说:有事心不乱,无事心不空[928]

  • 人生最难的修行:遇事不怒,对错不辩,输赢不争[1070]

  • 过往淡然,当下安然,未来坦然[1095]

  • 有什么好争的[1410]

  •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人就那么简单[1384]

  • 你若是大树,何必与草争![1470]

  • 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3509]

  • 心灵有多美,世界就有多美[2393]

  • 人生:既为过客,何须执着![2042]

  • 修行:做人要有大气象[2293]

  • 修行:三不比,三不言,三不忘,三不争[2126]

  • 生活:不亏欠别人,不委屈自己[2166]

  • 修行:有一种高级的修养,叫不争不吵不炫耀[2959]

  • 菩提:以为是糊涂,其实是不争[2113]

  • 漫漫人生路,只记欢喜不记忧[2384]

  • 也许走着走着,花就开了[2640]

  • 用一种淡然的心境去学佛,要不试试?[291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