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28]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15]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43]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72]

  • 人性四大弱点[155]

  • 情绪稳定的背后[153]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132]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82]

  • 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生命智[15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153]

  • 真正修行者,不见世间过[153]

  • 如何处理学佛过程中的“疑”?[165]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4佛教历史 >> [专题]b4佛教历史 >> 正文


    禅门公案:从心流出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511   时间:2023-3-2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3月20日  佛学研究网

        “公案”起源于唐末,兴盛于五代和两宋。据计算,禅宗的公案大约有一千七百余则。通常所用也不过四五百则左右。公案的内容大都与实际的禅修生活密切相关。禅师在示法时,或用问答,或用动作,或二者兼用,来启迪众徒,以使顿悟。这些内容被记录下来,便是禅宗公案。通过禅宗公案,以使人们正确认识禅文化,走近禅文化。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岩头整天不是闲散,便是睡觉。雪峰总是坐禅,他责备岩头不该只管睡觉,岩头责备他不该每天只管坐禅。

        雪峰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这里还不够稳定,怎敢自欺欺人呢?”

        岩头很是惊奇,两眼一直注视着雪峰。

        雪峰道:“实在说,参禅以来,我一直心有未安啊!”

        岩头禅师觉得机缘成熟,就慈悲地指导道:“果真如此,你把所见的一一告诉我。对的,我为你印证;不对的,我替你破除!”

        雪峰就把自己修行的经过说了一遍。岩头听了雪峰的话后,便喝道:“你没有听说过吗?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便说:“我以后该怎么办呢?”

        岩头禅师又再放低声音道:“假如你宣扬大教的话,一切言行,必须都要从自己胸中流出,要能顶天立地而行。”

        雪峰闻言,当即彻悟。

        世间的知识,甚至科学,都是从外界现象上去了解的,而佛法,则是从内心本体上去证悟的。

        雪峰久久不悟,是因外境的森罗万象,在心上还没有获得统一平等,“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要能“从心流出,才是本性。”这就是不要在枝末上钻研,要从大体上立根!

        拈花一笑,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是善用文字,不执文字,直契法本。

        教外别传,是籍教悟宗,离相为宗,无住生心。

        禅在释心,离分别取舍,心彻底放弃维护自我是禅。

        禅在念念,离色见声求,于见闻觉知念念无滞是禅。

        禅在当下,离意识体验,熄灭过去未来的当下是禅。

        法藏为基,正见为导,心能转境,彻见本来。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276]

  • 公案:我不会佛法[726]

  • 禅茶公案可不是只有个“吃茶去”![1179]

  • 不立文字,禅宗怎么交流和传承呢?[1167]

  • 《坛经》中的“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1857]

  • 达摩大师传法:轻心慢心,难得禅宗心法[2420]

  • 禅宗公案:百年一梦[2477]

  • 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两不碍[2120]

  • 陈坚教授:也谈禅宗的“活”[1985]

  • 说说佛教经典里关于“牛”的公案和禅诗[2853]

  • 禅宗公案:船子和尚与夹山禅师[2879]

  • 公案:飞越生死[2437]

  • 禅门公案:上风与下风[2124]

  • 佛学公案:谁是知音?[2770]

  • 佛教故事:定上座[2734]

  • 禅宗公案:君闻木樨香否[3134]

  • 禅宗公案|马祖道一: 赶鸭子式令接引[2319]

  • 信愿法师:阿罗汉善巧救母出地狱​[2572]

  • 月溪禅师:禅的探微[2327]

  • 人生的七种功德法财[410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