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人生是不断选择之后的堆叠,我们选择怎么学习,怎么工作,怎么生活。也有学佛的朋友来问:“我现在面对……情况要如何做?我该如何选择?”我们都希望做对的选择。可是,怎样才是对的选择呢?
我们会习惯性地在事情结束后来判断当初做的是正确的选择,还是错误的选择。也有些人,会认为是善的选择,或恶的选择。但对错、善恶,本来都只是相对的概念。你的对,可能是别人的错;别人的善,也可能是你的恶。
作为一个真心想要修习佛道的人,在面临各种情况时要怎样做抉择?其实无论用什么样的概念和角度来判定选择的结果,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讲,就只有两种选择:趋向解脱的选择,不趋向解脱的选择。
解脱是修行的根本目的之一,如果不解脱,我们努力修行的意义在哪里?很多修行佛法的人一直都有这样的观念:“我要做善事,不能做恶。”这确实没有错,佛菩萨也的确教导我们要行善不要做恶,可是我们判断善恶的标准是什么?是世间人的对错、善恶吗?如果这样,一个修行人所做的选择与世间人的选择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难道修行人要做的就是一个世间标准下,善良的、慈爱的人?
对于修行人来讲,以解脱为前提,谈人生的选择才有意义,谈善恶、对错才有意义。一切可以使我们趋向于解脱的选择,都是对的、善的选择;反之,一切会障碍我们解脱的选择,都是错的、恶的选择。
修行人的善恶、对错标准与世俗人的善恶、对错标准会有所重叠,但两者绝不会完全相同。就如做慈善,是世间的善,但如果以求名利、求回报的心做慈善,是修行人的恶,因为贪求名利、回报是贪欲,会障碍解脱。而且,世间的一切都是在因缘条件下不断变化的,彼时的善,可能是此时的恶,就如彼时精进修禅定得轻安觉受,是善,因为顺向解脱;此时贪着禅定轻安的感受,是恶,因为障碍解脱。
所以,人生无论有多少表相,有多少所谓的选择,对于修行人来讲其实就只有两种:趋向解脱的选择,不趋向解脱的选择。从来没有第三种!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