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2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12]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39]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62]

  • 人性四大弱点[154]

  • 情绪稳定的背后[151]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130]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81]

  • 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生命智[14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147]

  • 真正修行者,不见世间过[151]

  • 如何处理学佛过程中的“疑”?[161]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南怀瑾:说到底还是女性最伟大!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545   时间:2023-3-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3月8日  佛学研究网

        人世间母亲是最完美的生命载体,母性是最珍贵的人类精神,母爱是最神圣的灵魂赞歌。

        人类中的女性都会从女孩成长为女人,女人们孕育生命,奉献挚爱。然而,中国自古就有红颜祸水的俗语,对女人的评价大多是狐媚、狠毒、无见识……

        那么,佛教是如何看待女性的?南怀瑾先生曾说,“说到底还是女性最伟大。”让我们共同祈愿佛陀赐予女性智慧、勇气、尊严、安全!

        文/南怀瑾

        宗教崇高的象征往往都是以母性来作为代表

        一般说来,每个宗教,从古至今多半重男轻女,释迦牟尼也不例外。尽管提倡人性平等,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还是重男轻女。何以重男轻女?可从生理上心理上行为上找出原因来,暂时不去讨论它。

        我常说一件有趣的事,中国道家推崇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最后还是崇拜他的母亲瑶池圣母;天主教供奉圣母玛利亚;而佛教中观世音菩萨普遍被崇信。几乎所有宗教最后还是以母教为依归,其理由安在?可以说,每一个宗教都是以“母爱”为人类仁慈博爱的具体表现,非常尊重女性道德典型。

        从人类文化思想上看,观音菩萨,在释迦牟尼佛之前早就存在,尤其在东方普遍的被流传崇拜。他比释迦牟尼发早先成佛,叫正法明如来,本身也是男性。因为同情女性的痛苦比男性大,所以在东方经常以女性来示现,辅助释迦牟尼的教化。尤其是中国,白衣观音非常流行,与天主教圣母玛利亚有时几乎不可分,像佛教中咒语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早在婆罗门教(印度教)已有流传,而且佛教密宗的修法,修法时多半是画十字的,如护身手印,先印额,再印左肩,印右肩,印胸,印喉,如同画十字一样。且学密宗的人,必须先经过灌顶,就大似西方所讲的洗礼。现在更可以证明,在南非共和国,以及印地安人,早就发现流传着六字大明咒,可是很难考证到究竟起于何时。

        中国大乘的佛教思想里,慈悲二个字,虽然构成为一个名辞,但有两种不同的含义。所谓“慈”:是具有父性的慈爱,它在济世、救人、利物的范围中,含有庄严肃穆的意义;譬如夏天的太阳,它有利于世人与万物,但有时候也会使你望之生畏。所谓“悲”:是具有母性的慈爱,它有一味的含容抚育万物而不辞其劳的作用。这种母性慈爱的悲心,却往往被人误解为“妇人之仁”,好像没有太大的价值;然而人们如果能够彻底扩充所谓“妇人之心”的悲心,也就是发挥了人类母爱的伟大。

        有些人往往烦恼一来,或者遇到危难,便念道:“我的妈!”这个没错,本来观世音菩萨就是我们的妈妈嘛!我们的妈妈也就是观世音菩萨。世上没有比母爱更伟大的了,学佛能依此精神而修,那是很容易上路的。也因此,观世音菩萨现女身的场合,非常之多,以母爱的光辉来照应我们。

        我们只要仔细观察世界上每个大宗教,它的最崇高的象征,往往都是以母性来作为代表,便可知道宗教文化的真正精神所在了。所以观世香菩萨在东方的宗教中,他始终以女性的化身出现,也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上,女性在人类中,固然付出了无比崇高的母爱,同时所遭遇到人生的痛苦与灾难,也比男性更多、更大,这是我们有志为人类文化和平而努力的人们,所应该具有更深切的认识与了解;这也就是东方佛教,观世音菩萨的圣像,经常以女性的化身而站在茫茫苦海中而救人利物的深长意义。

        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自然科学的日新月异,促进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它给予人类世界许多物质生活上的便利,与肉体生理上新奇舒适的享受。相反的,生存在今天世界的人们,他所遭遇到精神与心灵上的压力与痛苦,并没有因为自然科学的发达而得到平安;因此,东方人文文化的精义,与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也正是救时的良药。——《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

        夫唱妇随的顺道恰恰是最尊重女权的行为

        我们到西北,看到野马群,马是喜欢合群的,一群上千匹的马中,有一个头子出来,一定是一匹公马,这匹公马领头往哪里,这一群马,无论公的母的都跟着它,非常拥护领袖。牛群也是如此,牛群夜晚睡觉,母牛一定睡在靠里面的安全地带,公牛则一定睡在外面的地带,以保护母牛。所以男人照顾女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打仗的时候,公马也一定冲在前面,所以母马是追随公马的。

        其次,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母爱,每一个宗教,到最后都是崇拜女性的,中国文化上认为女性“为母者强”。不但人如此,各种动物也如此,当母亲的时候最坚强。试看母鸡,平常非常软弱,可是当它翼护小鸡的时候,遇到了老鹰等等侵略者时,则会拼命保护小鸡,精诚抵抗,这就是母爱的精神,牺牲自我的精神,所以母马不但有跟公马,顺阳性的功能,同时本身还能发挥群爱、仁慈的精神。

        顺天而行,也可以说是顺乾卦而行,也可以说顺阳而行,这样产生的中国的人生哲学,同时也可以讲男女夫妇的夫唱妇随,和顺家庭才兴旺,事业才发展,社会才繁荣。并不是说夫唱妇随即是打倒女权,这个思想是最尊重女权的,如前面说的马群、牛群,到了夜间在旷野中休息,自然会让母马母牛到中间安全地带去睡,公马公牛都在外围担任保卫的责任,男性的伟大也在此自我牺牲的精神。所以夫唱妇随的顺道,并不是压迫女性,因为女性的许多先天性条件是需要保护的。——《易经杂说》

        三本男女平等之经典

        佛法素来讲平等,但是在戒律和规炬上,对女性还是有等差的,有平等中的差别。尤其是讲到修行,女性就必须先修到能够转成男身,才能成佛。

        一般素来是这么说,唯一不同的,有几本经典,一是《维摩诘经》,还有一本是很少见的《佛说月上女经》,以女身而成佛,与释迦牟尼佛问答,为佛所默然认可。第三本经是唯识法相宗最重视的《胜鬘夫人经》。这几本经真正讲到男女平等。——《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女性对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犹如女娲“炼石以补天”的功德

        实际上妇人之仁,也正是真正慈悲的表露,扩而充之,就是大慈大悲,大仁大爱。只可惜没有扩而充之而已。一般的妇人之仁,如果扩而充之,就是仁之爱,那就非常伟大了。犹如孟子所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它是人性固有的爱心和同情心。尤其是女性在这方面的反应,比之男性更为明显。因此常常有人引用古代成语,所谓“妇人之仁”。

        其实,不要轻易曲解“妇人之仁”这句话,把它当作无用的代名词,扩充“妇人之仁”,才是大仁大义、大慈大悲。就怕你如“妇人之仁”的仁心都没有,就不必假借大仁大义来掩饰自己了。例如,佛说慈悲,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仁”字同一意义。但佛把“仁”心用两极分开来说,便叫“慈悲”。“慈”是如父(男)性、阳性的爱,“悲”是如母(女)性、阴性的爱。

        简单总括的一句,我要特别提出声明,我是认为中国文化传统继续保持了五千年,大半是靠过去历史上女性伟大的牺牲,以及她们所付出的“忍辱负重”的功劳。换言之,女性对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的确犹如女娲氏“炼石以补天”的功德。殷实家庭,一定是有一个有德而有持家之道的老祖母或主妇,作为真正幕后的主持者,并不一定是当家的男人或老祖父的成果。

        所以我经常说,中国文化中,维持传统的家族人伦之道的,都是历代中国妇女牺牲自我的成果,是母德的伟大,不是男士们的功劳。母教,才是天下文化教育的大教化事业。大至国家、民族,小至一个儿女,没有优良传统贤妻良母的教育基础,那就什么都免谈了!——《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慈悲的力量[350]

  • 一切修行,归根结底都是“修心”[496]

  • 南怀瑾先生:内心污染,佛光灌不进来;定慧到了,随时与佛光相接[620]

  • 慈悲心重的人,才有福报和福相[675]

  • 南怀瑾:佛菩萨才是多情人[652]

  • 爱别人之前,请先学会爱自己[613]

  • 你的慈悲善良,蕴藏着你的大福报![645]

  • “观世音”以耳根圆通著称,为什么不叫“听世音”?[963]

  • 佛说:这五种人是“非人”必须远离……[817]

  • 善待自己,从不生气开始[779]

  • 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751]

  • 用慈悲和利他,成就一份正业[775]

  • 醒醒吧!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1315]

  • 文殊菩萨的考验[1193]

  • 南怀瑾:《金刚经》里的三大智慧,让你人生通达[902]

  • 对自己慈悲是很重要的修行[1273]

  • 弥勒菩萨的慈悲[1081]

  • 慈悲平等,是治愈一切的良药[1158]

  • 人生本苦短,心系苦则长[1001]

  • 最好的养生,是内心慈悲![80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