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10]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26]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8]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50]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3]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4]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7]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1]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7]

  • 十问时间[191]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水的德行,人的修行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614   时间:2023-3-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3月8日  佛学研究网

        道德经中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像水一样去做人,至柔之中有至刚、遇方为方,遇圆为圆,包容万物。

        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1 水往低处流,高人最低调

        古人云:“水,避高趋下。”

        水,流到低处,方能纳百川、成大海。

        其实,人也一样,出头的椽子先烂。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明月高悬,终将凋零。

        《易经》有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做人气势不能太盛,世上凡有真才实学,谦卑高贵者,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人。

        所以,别自视过高,也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不卑不亢,才更伟大。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别具爱才之心。

        一次,他经过城门,看到一位衣着破旧的老门吏,在专心看兵书。

        便问:“先生何故苦读兵书,不与他人闲聊?”

        老门吏说:“老朽虽年岁已高,但心有报国之志!”

        信陵君甚感佩服,含礼告别。

        他四下打听,得知老门吏隐士高人,便大摆宴席,带着随从车马,邀请老门吏。

        信陵君没有一点架子,态度十分谦恭,入席后,人们见首席坐着的,竟是一个衣着破旧的穷老头,大感疑惑!

        信陵君依旧笑而不语,奉他为上宾。

        这个穷老头,名叫侯赢。

        正是这个侯赢,在日后用自己的死,为信陵君揽下了,以下犯上的死罪。

        古人们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除却大仁大义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彼此上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平等。

        而尊重、平等的背后,更多的是谦逊。

        他们看得见高处,也守得住低处,卓尔不群,却又谦恭有礼。

        《周易》有云:潜龙,勿用;亢龙,有悔。

        真正高贵的人,像水一样,温厚、宁静,却又博大,而傲慢的人,会因无视他人而陷入泥潭,其实,世界那么大,人不过沧海一粟,只有不断修行,才能看见自己。

        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人生。

        2 水不动则静,人不动则慧

        古人云:“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水面波澜不惊时,倒影便会很清晰。

        人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的心很宁静,才能在闹市寻一方心灵净土,生出智慧。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智者远近驰名,很多人不远万里前来学习,两人看到远方的旗帜,其中一人说:“是旗在动”。

        另外一人说:“不,不是旗在动,是风在动。”

        两人争论不休,引众人围观。

        这时智者走过去,对他们说:“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曾国藩曾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静在心,不在境。”

        静不是沉默,也不是无言以对,而是反省自身,理清思路的一个过程。

        它不仅是安身立命的法则,也是伺机而动的蛰伏。

        同样,它也能治愈一切浮躁。

        有人曾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独处时安静的丰富。”

        梭罗耐得住自然的万籁俱静才写出惊世巨作《瓦尔登湖》;陶渊明经得住孤独,才能怡然安享田园生活。

        安静,是因摆脱了外界诱惑,守住了内心。

        丰富,是因拥有了内在,看见了高处。

        世间万物熙熙攘攘,心静,心安。

        3 学会变通,无形胜有形

        古人有云:“圆中则圆,方中则方,壅之则止,决之则行。”

        水是天下之至柔,却能克天下之至刚,只因水时而奔放,时而细腻,它遇圆成圆,遇方成方,因势而变,
    春为露,夏为雨,秋为霜,冬成雪。

        我们的人生也一样,做人不易太刚,太刚易折。

        只有学会变通,才能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从前有个商人做生意失败,不能释怀,便找到一位智者。

        智者舀了一瓢水,把水倒入杯子,又倒入花瓶,之后,他又把花瓶里的水倒入土地,水融入土地,不见了。

        商人茅塞顿开,人应像水一样,不管盛进什么容器,都要适应,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

        当我们无法改变世界的时候,能做的只是适应它,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只有唯变所适、刚柔相易,才能真正做到无形胜有形。

        《孔子家语》有言:“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圣人胸中有大道,得失成败在其中。”

        像水一样做人,容万物,不高调,有韧性,变则通。

        我们这一生,才足够精彩!共勉!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最耗费生命能量的,竟是你的起心动念![253]

  • 最顶级的格局:不忧不惧,不骄不傲[370]

  • 灵魂,也需要不断保养[296]

  • 人,成于三悟,败于三忌[367]

  • 修“静”的九种境界[350]

  • 改变认知、改变圈子、改变人生[424]

  • 做人,不能太飘[434]

  • 先做人,后做事,先为人,后处世![470]

  • 明白这3个道理,糟心事会越来越少[481]

  • 学会三件事,人生路越走越稳[468]

  • 用慈悲和利他,成就一份正业[827]

  • 真正拖垮一个人的是:只认死理的“理性”[858]

  • 水的德行,人的修行[955]

  • 懂得变通,是人生的大智慧[1092]

  • 生活,绚烂之极趋于平淡[1199]

  • 禅意思维的九个境界[1072]

  • 人生就像一碗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1095]

  • 每一次情绪波动,都是通往智慧的大门[1185]

  • 大事要静,急事要缓,难事要变,烂事要远[1313]

  • 为人低调是一种绝学[139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