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09]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03]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37]

  • 十问时间[120]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16]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32]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58]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53]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45]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26]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66]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67]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E4多元宗教 >> [专题]e4多元宗教 >> 正文


    你是个冤家!有些怼人语录竟然很佛教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459   时间:2023-3-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3月4日  佛学研究网

       

        “怼”有两种读音,读四声时表示心中对立,也就是心里抵触,可引申为怨恨;读三声时是一种北方口语,意思是用手推人或用语言去反驳对方的观点,也许是因为两种读音的“怼”字。

        虽然意思不同,但都有怨恨、攻击的含义。

        在怼人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一台台脱口秀,一群群的网络喷子,让我们见证了怼人的过瘾和刺激,虽然包装了那么点幽默和技术含量,但实际上,怼就是怼,仍然逃不出恶语的范畴。

        在众多的怼人语录中,有一些竟然有着极强的佛教特色,这些怼人的话背后,到底包含了什么佛学思想呢?

        01.你是个冤家

        从小龙哥就欺负小白,后来两人竟升上了同一所重点大学的同一个班。

        龙哥一看居然是小白:“小屁孩怎么又是你!快交保护费!”

        小白郁闷了:“硬是遇得到哦!你真是个冤家!”

        没多久,小白因受不了龙哥的霸凌,得了抑郁症,被迫转学。

        那个你最讨厌的人,没有征兆地又出现在你的世界里。他让你纠结,让你痛,想逃逃不了,想闹闹不过,烦恼得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冤家路窄。

        实际上,冤家路窄说的就是佛教中“八苦”之一的怨憎会。八苦是指: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怨憎会,就是我们所怨仇憎恶的人,本来是希望他远离的,但反而跟他相遇甚至拉扯在一起。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其实所谓冤家,佛教认为也是一种缘分。对方来侮辱你,伤害你,必定是有原因的。而这个原因往往是由于过去生中或往昔时候,你做了伤害对方的事。

        遇到冤家该怎么办?

        圣严法师曾开示:“遇到冤家,应该要主动向对方道歉,认错,并且好好地与他沟通。唯有面对误会,才能真地化解矛盾。”

        要面对冤家真的很难,但只有主动化解才是可行之道。《解冤咒》如是告诉我们:“解结解结解冤结,解了多少冤和业。洗心涤虑发虔诚,今对佛前求解结。”我们也可以尝试在佛前忏悔,发愿,解除冤结,让未来的日子过得平顺。

        02.要遭报应的

        大头组织了一批假药,卖给隔壁得癌症的李嬢嬢。

        假药导致李嬢嬢病情恶化,李嬢嬢的儿子大葱找大头算账,“你还是邻居,为啥子卖假药害人!”

        大头:“那又怎么样,反正她都是癌症!”

        大葱气得眼泪直流:“你干伤天害理的事,要遭报应的!”

        “做了坏事,要遭报应”这句话,可谓中国人的普世价值观。这说明从老百姓到佛弟子都不约而同地认同一个理:世间有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如圣严法师所说“佛教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正像大家相信吃饭可使胃囊满足那样的正确”。

        但佛教对因果的解读,又更加深入且缜密:

        1.因果报应,是佛教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又叫做因果业报、善恶业报。指的是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则支配,种善因必产生好果,种恶因必产生苦果。

        2.佛教讲的因果,通贯三世。人除了现在这一期生命,还有过去生和未来生。因而,今生的修善作恶,未必今生受报;今生的祸福苦乐、种种遭遇,也多是由于往世业力的果报;而今生的所作所为,多半要在后世才能感果。如果能理解三世因果,心态自然能够放平,对“坏人为何逍遥”“好人却要遭罪”自然也就想得通了。

        3.同时,佛教讲的因果律也并非宿命论或定命论。除了重大的业力不能转变之外,人是可以凭后天的努力来改善先天的业因的,这就是人可改命的因果原理。

        大头做恶,即使不被大葱诅咒“遭报应”,也一定逃不脱因果的惩罚。“遭报应”只不过是将佛教的因果观直接点名,警示大家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03.你忏悔吧

        小金桔和大明是一对夫妻。大明外遇被发现后,拒不道歉改过,还将小金桔打伤。放话说:“有种你告我啊!”

        小金桔的闺蜜是个散打四段,找到大明就是一通怒吼:“忏悔吧!人渣!你今天别想跑!”

        相信大多数人都不大懂什么是忏悔。而绝大多数的道歉也都是装装样子,糊弄对方而已。

        究竟什么是“忏悔”?从内心生出悔过之意,对往昔所伤害的人或事真诚道歉,并祈求原谅宽恕的行为叫“忏”;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不对,而生出羞耻心、惭愧心、悔恨心、改过心,并决定永不再犯,名为“悔”。

        ○ 我们为什么要忏悔?装装样子不行吗?

        从前面的因果知识中,我们知道了有业因就有业果。加之还有很多人是在无意间造下的恶业,自己浑然不知。当果报现前时,便去抱怨老天不公,从此变得自暴自弃,甚至将怨恨发泄到他人身上。当我们明白业不会消亡时,何来装样子的侥幸心理呢?

        ○ 忏悔了,就一了百了了吗?

        忏悔是自我反省和自我检束,是洗涤自心,警醒自己不要再次犯错。只要有这样的改过之心,就会从罪恶感中解脱出来,这就是忏悔的功能。

        可是,忏悔并不代表曾经犯下的错就一笔勾销了。忏悔只是承认自己的错误,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和偿还。除了重大的如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妄称自己是圣人)等已遂罪,必须随业受报之外,其他的未遂罪,以及过失犯戒与威仪犯戒等罪业,都可依照佛所规定的方法忏悔。

        怼人、骂人自然不值得提倡,但如果我们能因此而明白一些佛教的观点和道理,这架也不枉白吵,这热闹也不算白看了不是?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怨恨别人,最终只会伤害自己[1104]

  • 这堂课必须上!佛陀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每条都受益终生![1521]

  • 怨恨别人,就是伤害自己[1587]

  • 懂因果的人,从不占便宜![2284]

  • 这是消除怨恨的最佳方法[2158]

  • 学佛之人不要错上加错[1605]

  • 修行的两个方便,你知道吗?[2857]

  • 化解心中怨恨的三个方法[2436]

  • 听神医讲惊心因果故事:偷不走的命运[2902]

  • 佛教有在劫难逃、在数难逃之说吗?[2532]

  • 五种障碍偷走善根和功德[2184]

  • 家家都有监控器,人人都是大数据——恭迎监斋菩萨圣诞!迎小年 祭灶神[2145]

  • 佛弟子最容易“错上加错”的8件事,你中招了吗?[1970]

  • 有罪不忏悔,修行就修不上去![2307]

  • 宗性法师:亲人是“冤家”还是“眷属”?[1705]

  • 怎样做才能对的起我们的生命?[2263]

  • 修行人不要有诤讼胜负之心[2066]

  • “结缘”和“了缘”的意义何在[1959]

  • 四点建议避免学佛走偏![1956]

  • 当恶业遇上拖延症[215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