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26]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8]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50]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3]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4]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6]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1]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7]

  • 十问时间[191]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先做人,后做事,先为人,后处世!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470   时间:2023-2-2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2月28日  佛学研究网

        人生在世,处世为人,离不开做人与做事,懂得了做事先做人、处世先为人的金科玉律,也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

        只把眼睛盯在事上,无视或轻视做人,是不能把事做好的。

        1、45度做人

        45度是锐角。做人要敏锐,知进退,明得失,也就是有分寸。

        《左传》中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人贵有自知之明,审时度势,分寸把握得当,进退有度。

        45度鞠躬礼一般是下级给上级,学生给老师,晚辈给前辈,服务人员给来宾表示的敬意。这也启示我们,做人要谦虚低调。

        做人不必一副威严霸气的姿态,曾国藩的《冰鉴》里说,“谦卑含容是贵相”。

        很多有一定作为的人,看起来都是文质彬彬,很文弱的样子,甚至让人感觉他比较胆小怕事。

        古人说:“龙行虎步的人,大富大贵。”

        多数人搞不清怎样才是龙行虎步,以为是很威猛的样子,其实错了。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老鹰站立是像睡觉一样的,老虎走路摇摆懦弱像生了病一样,这些病态的样子掩盖着它们的凶猛。

        同样,越是有本事的人,往往越是谦虚低调。

        2、90度做事

        90度是直角。做事要正直公平,才能让人信服。

        古人说:“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

        做事出于公心的,大家都会来帮助;做事出于私心的,大家都会远离的。

        心底无私天地宽,撇开“我”字,克服私心杂念,做事公正实在,才得人心、成大事。

        阿拉伯谚语说:“做事公正一小时,胜过祈祷五昼夜。”

        做小事能公平的人,做大事也是不含糊的。

        3、180度为人

        180度是直线。为人要有底线。

        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底线,或者说是有自己的原则。无底线、无原则的人,能离多远就离多远!

        底线,就是人应该有起码的人格,有起码的良心,这是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基础,什么都可以卖,惟独人格和良心不能卖。

        底线,就是不能恩将仇报,不能利用善良,不能欺骗感情,不能愚弄真诚。

        做一个好心人,也需要有底线。这个底线是,不要一味地付出,付出到让别人有压力。有时候我们的善,也会伤了别人。

        善良,也要有底线,有的人不识好歹,你越是迁就,越是得寸进尺,这是人性的贪婪在作祟,对这样的人要有拒绝的勇气。

        若退后一步,换不来海阔天空,那就不要再后退一步;若原谅一回,看不见真心相对,那就没有必要原谅第二回。

        人与人是相互的,容不得欺骗,看不得阴暗;心与心是互通的,识得了虚伪,辨得了真假;想要被人尊重,先要尊重别人,众生是彼此回报的。

        底线是看不见的,仅存于内心的一种自认的生活准则,但是它能推动生命沿着我们想遵循的轨道前行。

        4、360度处世

        360度是圆。处世要圆融。

        这个圆融绝不是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庸无能,这种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

        清末名臣张之洞是个处世圆融的人。

        他就任山西巡抚时,泰裕票号的孔老板要送一万两银子给他。张之洞当然婉言谢绝。

        但是他又考虑到当时需要一笔救济款发放给老百姓,于是就劝孔老板把银子捐出来,为山西的百姓做善事,用银子换美名。

        孔老板表示愿意捐出五万两银子,同时提出两个条件:一是让张之洞为他的票号题写一块“天下第一诚信票号”的匾;二是要捐个候补道台的官衔。

        捐个道台,这个朝廷允许,张之洞勉强同意。对于第一个条件,他考虑到自己对孔老板的票号一无所知,又怎么能说它是天下第一诚信的票号呢?

        经过反复思考,张之洞答应为孔老板的票号题“天下第一诚信”的匾,这六个字意味着:天下第一等重要的美德就是“诚信”二字,并不一定是说他们泰裕票号的诚信就是天下第一。

        张之洞用圆融的处世方式为山西百姓募来了五万两银子,可以说是造福一方。

        圆融不是圆滑,二者的区别在于发心。

        发心不正,居心不良,善巧就成了圆滑;发心纯正,见机行事,方便、利益周围人等,则是圆融。

        鬼谷子云:“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方圆,齐长短。”

        说的就是处世要圆融,要懂得权衡利弊,把事物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再根据已掌握的信息,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加以解决,这样量情处事,才能无往而不利。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最顶级的格局:不忧不惧,不骄不傲[370]

  • 做人,不能太飘[434]

  • 水的德行,人的修行[613]

  • 明白这3个道理,糟心事会越来越少[481]

  • 钱是一面镜子,照出你的人生[478]

  • 真正的修行与宗教无关![742]

  • 真正懂得“随喜”的人,一定能少烦恼、多欢喜[718]

  • 一个人闲的程度,决定人生的高度![682]

  • 懂了五个底线,你将不再彷徨[645]

  • 水的德行,人的修行[955]

  • 不透支自己,是一个人最大的自律[2135]

  • 幸福的底线![1082]

  • 为人低调是一种绝学[1396]

  • 遇大事要静,遇难事要变,遇烂事要离,遇顺事要敛[1558]

  • 再好的关系,也不要忽视这四条底线[1660]

  • 一个人是否有智慧,可从这四点来判断[1966]

  • 无论到什么年纪,都要守好这四件事[1553]

  • 人间佛教为圆融——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再探[1973]

  • 人性的底线[1824]

  • 越有本事的人,这三个习惯越明显,人生才能越过越好![390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