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28]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15]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43]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71]

  • 人性四大弱点[155]

  • 情绪稳定的背后[153]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132]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82]

  • 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生命智[15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153]

  • 真正修行者,不见世间过[153]

  • 如何处理学佛过程中的“疑”?[165]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幸福源于善欲,因缘决定命运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493   时间:2023-2-2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2月26日  佛学研究网

        说到疗愈,并不是一定要有心理疾病的人才进入疗愈,其实所有的人都需要疗愈。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创伤,我们来到世上都是在生死轮回,这是一种最大的疾病。

        所以,每个人都在疗愈之中。

        其实悟道就是一种最根本的疗愈,而悟道从痛苦中彻底解脱,就是解脱生死轮回,这是彻底的疗愈、最终的疗愈。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习得很多的心灵创伤,我们进入到这个疗愈的层次。

        于是,不幸的人需要疗愈,幸福的人也需要疗愈。

        人在生死轮回之中,具有人生八苦,叫生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织盛苦,所有的苦都是我们的业报。

        我们为什么轮回?是因为我们有业。

        修行本身就是一种疗愈。因为修行就是消除业障,就是行善积福。

        消除业障的过程叫修行,它本质上是一种疗愈,它是来疗愈我们的生老病死的。

        疗愈是具有层次的。

        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精神疾病,这些不幸的人也进行疗愈,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也对于一般在生活中有烦恼的人,工作效率不高、人际关系处不好,虽然他没有这种心理疾病,可是面临着正常生活中的烦恼,我们在于提升人生的效率,前者是疗愈心灵的创伤。

        最后一个层次最高的就是帮助大家彻底悟道,疗愈我们的生死大病,从生死轮回中摆脱出来。

        我们的疗愈是这三个层次,

        第一个是对有心理创伤者,

        第二个是对生活中有烦恼的正常人,

        第三个是对有较高追求者、想悟道的人,他们也在我们疗愈的范围内。

        我们的疗愈非常广泛,对一切人都适合,身份再高的人都适合,最痛苦的人也适合。

        只要进入了疗愈,最后都会满载而归,都会实现人生的愿望。

        我们都知道要怀着希望活下去,有的人就是因为丧失了希望才患上这样那样的心理或精神的疾病,这是人生最大的不幸,进入疗愈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把希望建立起来。

        那么人们应该如何提升内心的力量?这个能量如何提升起来?就是你必须修习欲望。

        有的人一个人的能量就能抵得上二十个人的能量,甚至一百人的能量,为什么?这是修欲望修得的。

        修四如意足是佛学中关于修禅定的一种辅助方法,第一个是玉如意足。

        如果说你没有修欲望,心灵的力量会非常弱,你什么都得不到,更不用说神通了。那神通是上人之法,是超越一切人之上的法。

        就说你有了禅定神通和解脱之后,是超越地球上一切人之上的,这叫上人法。

        他即便有万亿财富也在你之下,不在你之上,因为他也是一个普通人的层次。

        你想超越世人之上,你必须得修上人之法。

        修上人之法的第一点就是欲望,这种强烈的欲望就能够推动我们前进,就能够使我们获得幸福,获得我们想要的一切,这就是能量。

        有的人没有能量就是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是浑浑噩噩的,他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丧失了希望就活得像行尸走肉。

        我们要想增强心灵的力量,就从欲望开始修。

        我们想要什么没有得到,内心里面就极度迫切想得到,得不到就会痛苦,就会念念不忘、反复思维,这就是欲望。

        当然,我们所需的欲望是善法,欲望是对善的欲望,这个欲望不能是邪恶的。

        虽然邪恶的也能实现,但是会留下无穷无尽的后患。

        因为我们只有眼前利益,但是没有长久的利益。

        你要懂得幸福的秘诀是什么?表面来讲,幸福的密码就是要敢于求,敢于扣门。

        自我接纳的第一个是要接纳自己的现状,哪怕你是个残疾人都要去接纳自己,这是接纳自己的现状;第二个就是接纳自己的需求,我们对人坦率,真诚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比如说我想要什么就直接说出来,这个就是自我接纳的表现,这个就是心灵有力量的表现。

        有的人前怕狼后怕虎,做事是左担忧右牵挂,这就丧失了人生的全部力量。所以,我们要敢于去要求。

        要求就是一种沟通,哪怕是最顽固的人、最不讲理的人,我们都要去要求,都要勇敢地跟他沟通。这样的话,你才能够折服他、征服他。

        用你的爱去和众生沟通,向他提出要求。不管是老人、孩子或者是配偶,或者是所有的人,我们都敢提出要求。

        如果说你没有要求,人家欺负你欺负到家了,欺负到头上来了,你还没有要求?你要有要求。

        所以,你要懂得怎么修习,如果你不求你就永远得不到,这个是一条真理。

        在世间你想要什么,勇敢地去要求、去叩门、去表达你的需求,让整个宇宙听得到。

        最起码让你身边的人听得到,让你想发生关系的人听得到,这个时候奇迹就发生了。

        有的人不是别人不愿意给,而是你不愿意要。

        你不要别人怎么给?别人怎么知道你需要什么?这就是不能自我接纳的表现,自我价值感太低。

        你要勇敢地要,这样才能增强你心灵的力量。

        就是向宇宙下订单,宇宙的资源是无穷无尽的,永不枯竭的,你不要那别人就要了,其实你还可以要,就是你没有。

        你要敢于要你所要的,都是你所爱的,爱就需要勇敢。有一首歌中就这样唱道,爱要越挫越勇,爱要坚定执着,这就是心灵的力量。

        所以,力量是从哪里来?从希望、从爱来的。从爱中来,首先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种需要。

        你敢于要、敢于叩门,不怕拒绝、不怕冷漠、不怕一切,勇敢地在这个世上去落实你的意志,让世界听到你的声音,让世界看到你的作为。

        我们是行善者,我们是实现我们的自由意志,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你的生命力越来越弱,你什么都做不成,你什么都得不到。

        这样的话,世间有你没你都一样,你就像那千千万万的人一样,就那样孤零零地活着,孤零零地死去,为什么?因为你不敢要。

        你不敢做,你不敢去与人发生关系,你不敢去爱众生,你怕失去了自我,你不敢行善,你不敢投入到这轰轰烈烈的生活之中,你是个观望者。

        所以,有人就说生活不在别处,生活就在当下,现在我们就是生活。因此我们不能偏激,不能让那些限制性的信念阻碍了我们,使我们的心灵没有力量。

        世间有形形色色的邪见,这些邪见正是阻碍你追求的障碍。有的人说钱财不好,钱财是罪恶,这就是邪见,它会阻碍你去追求财富。

        其实,人世世代代都是靠财富为生的。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因为这些生存资源的获得就决定着人能不能生存的更好。

        有的人学了某一种道之后,就认为财富是罪恶的,否认财富。这种邪见就会阻碍你在致富路上的步伐,使你陷入贫穷、陷入困境,甚至陷入死亡。

        还有的人认为男女之间的事情是邪恶的,万恶淫为首,这就阻碍着你对爱情的获得、对伴侣的获得,在关系的维护上将使你遭受挫折。

        当你有这个邪见的时候,你的爱情、你的关系、你的一切都会破坏,你再也不求这些东西了。

        所以,有形形色色的邪见在阻碍着我们,一定要看得到。这是两种基本的邪见,正好是阻碍着你人生三大追求之中的两大追求。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来看看,你是否因缘具足[49]

  • 十问时间[86]

  • 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312]

  • 献给母亲节:母亲,是一辈子的贵人[258]

  • 人,成于三悟,败于三忌[348]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449]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成为真正的自己[413]

  • 植树节|佛教与树,原来有这样的因缘[572]

  • 有一种缘分叫:明明相爱,却彼此伤害[645]

  • 每一个你讨厌的人,都是你不愿看到的自己[451]

  • 生活不仅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408]

  • 欣赏自己,就是幸福的开始[509]

  • 佛大战“六师外道”[644]

  • 云淡风轻看结果,全力以赴求因缘[510]

  • 人与人间的相处,有“因”必有“缘”[535]

  • 性格背后有因缘,缺点背后是苦难![614]

  •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当下改变[685]

  • 恐惧因缘生,恐惧因缘灭,解除恐惧最有效的办法[669]

  • 人生幸福的奥秘,不要一味索取,而是学会布施[676]

  • 孔子:做人,败于三忌,成于三悟[57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