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14]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20]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19]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12]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8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18]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37]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1]

  • 过好每一个当下[189]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42]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72]

  • 走路的力量[124]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二月二 龙抬头丨细说龙与佛陀的不解之缘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63   时间:2023-2-21   录入:wangwencui


    2023年2月21日    佛学研究网

        二月二,龙抬头。“龙抬头”是中国传统节日,这天正是祥龙昂首登天之日, 象征祥瑞,被认为是祈愿纳祥转运的好日子。

        许多人认为,“二月二,龙抬头”只是一种民间说法,取“抬起一年好兆头”的寓意。但是你知道吗,在农历二月二日晚间仰望天空,或许真的能看到“苍龙昂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夜观星空看“龙抬头”

        据新华社消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我国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中,每七宿为一组:东方为苍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

        “东方苍龙包含了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生动地勾勒出一条龙的形象:角宿作龙头,亢宿为脖颈,氐宿为胸膛,房宿为龙腹,心宿是龙身,尾宿和箕宿共同代表龙尾。”王科超说,“龙抬头”反映的就是角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形象,像是“龙头”抬了起来。

        “龙抬头”,几点抬?

        在大约2000年前,中国古人看到的“二月二,龙抬头”是在日落后不久。由于存在岁差,如今人们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晚上八九点才能看到“龙抬头”。
       
        今年看到“龙抬头”的时间相对更晚,大约在晚上十点。而且在农历二月初二之后的近两个月内,在晚上不同时间段都可以看到“龙头”角宿从地平线升起的景象。

        佛教中的龙

        龙在梵语中称“那伽”,长身无足,又译“龙象”,为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力者,水行龙力最大、陆行象力最大,故以为喻。在佛教中,它是护法神之一。

        佛出生时传有九龙于空中吐水为其沐浴,在祇园前积成“浴佛池”,今遗址犹在。后世形成浴佛节,佛弟子在四月初八这天置九龙盆,以各种名香浸水灌洗佛像。

        龙王的神力,佛经记载与中国传说相似,皆具降雨功能。《华严经》云:“有无量诸大龙王,即如毗楼博义龙王、娑竭罗龙王等,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法苑珠林》卷七《分别功德论》:“雨有三种……天雨细雾;龙雨甚粗,喜则和润,瞋则雷电;阿修罗为共帝释斗,亦能降雨,粗细不定。”

        佛教护法神“天龙八部”

        据《海龙王经》卷四载,龙子常为金翅鸟所食,龙王请佛,得袈裟一缕,方免其难。后佛又让弟子午斋时送些米饭,供金翅鸟食用以免饥饿。

        后来他们共同皈依了佛陀,常伴三宝,成为八部护法之一,也就是经典中常说的“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是以天、龙为首的八部鬼神,为首的是天,其次便是龙。释迦牟尼佛在涅槃前,就曾咐嘱龙王及诸天,要护持正法。因此,龙在佛教中被视之为菩萨或护法神,在经典中常可见到其功德。

        如《大集经》记载说:“尔时梵释天王、龙王、夜叉等,合掌向佛作是言……悉共守护”;《大云轮请雨经》等经载有称赞天龙八部威德的“天龙八部赞”;《海龙王经·请佛品》海龙王诣灵鹫山,闻佛说法,信心欢喜,欲请佛至大海龙宫供养,佛许之;其他如《孔雀王经》、《僧护经》等也均载有龙王护持佛法的故事。

        二月初二,在与家人一起夜观苍龙抬头的同时,不要忘记常念佛恩、常随师学。愿您得龙天庇佑、身心安乐!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陀是“熬夜冠军”,一天只睡一小时?那烂陀长老讲述佛陀的一天[439]

  • 修行如何入门?看看佛陀传授的五种调心之法[481]

  • 恭迎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佛陀出家成道的殊胜因缘[869]

  • 不读《悲华经》, 不知佛陀的五百大愿与无尽悲心[997]

  • 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成道,证悟了什么?[1056]

  • 佛陀与阿难的往昔因缘[1192]

  • 佛陀教我们如何爱国[974]

  • 佛陀的广长舌相[1029]

  • 佛陀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1278]

  • 佛陀教授的放牛之法[1444]

  • 怒火该如何熄灭?佛陀有方法[1407]

  • 向佛陀和祖师学习劳动[2047]

  • 佛陀的师承与超越[1812]

  • 佛陀会不会骂人?[2632]

  • 六一儿童节,你我都是佛陀座下的“童子”![2154]

  • 佛教中国漫谈之25.为何示现八相成道?佛陀可以不“死”[2295]

  • 佛陀住世时期的古印度思潮[3665]

  • 佛陀降魔而成道,究竟什么是“魔”呢?[2539]

  • 佛陀因何相貌庄严,见者欢喜?[2612]

  • "佛陀学″与佛陀文化的价值意蕴[296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