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4]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20]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3]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46]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3]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4]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6]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1]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7]

  • 十问时间[191]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佛门如何看待“爱情”?送给情人节的智慧礼物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616   时间:2023-2-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2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恋爱脑”,是一种爱情至上的思维模式,那些一恋爱就把全部精力放在爱情和恋人身上的人,往往会被形容为“恋爱脑”。

        一旦恋爱,书也不读了、事业也无所谓了、也不和朋友家人聚会了……

        很多把“谈恋爱”放在人生第一位的人,坠入爱河后就会像完全变了一个人,难以专心工作,兴趣爱好也无法坚持,社交圈子顷刻解散。沉浸在恋爱中,无形中开始强烈地依赖对方,渐渐地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

        这些“恋爱脑”的典型症状,你中了几条?而你又是否知道,该如何走出“恋爱脑”的状态呢?

        放下你的执着

        在《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善生经》《法句经》中,对于在家人的正常感情生活,佛陀有许多相关的教言。并不是学佛就要出家,也不是学佛都要断绝感情。

        然而,感情归根结底是一种执著。当自己执著一个人时,暂时有一些快乐,不过,这种执著终会带来痛苦。痛苦的根源不是感情,而是我执,只有逐步放下我执,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对情感的执着,都是在所有关系中依赖和占有的结果。我们应该知道,真正的关系是分离,而不是在一起。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心里上不依赖任何一段关系,不执着于任何一段关系。关系的产生和失去是必然。

        生命中出现的所有人,不过是因缘和合的产物。缘聚则生,缘散则灭。

        弘一法师说: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当你什么都不要的时候,天地都是你的。

        如何才能不执着

        《杂阿含经》中说:“一切行无常,不恒、不安,是变易法。”

        无常的法一定会坏灭,有坏灭的则非真正的安乐,所以,凡属无常的一切法,皆是痛苦的本性。

        在《佛说未生冤经》中说:“恩爱犹若众鸟会栖于树,晨各离散,随其殃福。”

        《长阿含经》卷三中说:“恩爱无常,合会有离。”

        爱情是一种因缘所生的有为法。凡是有为法,就都是依赖一定的因缘条件而产生的。当因缘条件变化时,它也就会发生变化。

        不论经历的感情是苦是乐,其背后的真相,都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感情和万法都是无常的,也是痛苦之因。甜蜜的爱情终将会失去色彩,世事不可能亘古不变,故对此不要过于沉迷。

        去除内心的“我执”

        《佛所行赞》中说:“诸法因缘生,无有自在故,因缘生故苦,因缘灭亦然。”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自生,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依缘而生灭的。没有常住不变的“我”,故谓无我。

        面对一段关系的结束,很多人会感觉失去了生命的另一半。其实,恋爱双方也是从素不相识走到一起,并非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只是因为相互执著,将对方当做“我”的另一半,一旦分手,便感觉“我”已不再完整。

        可见,在一切对象上赋予的“我”,只是错误的感觉。而这种由无明导致的误解,又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佛陀以智慧透视这一本质,告诉我们:一切是“无我”的,只有认清这点,才能生死解脱。

        “无我”是一种智慧的境界,就是内心证得诸法空性,无有颠倒、无有挂碍、无有恐怖。

        无我,不是说“没有我”,不等于不存在,而是去除了内心对“我”的执著,把“我”这个妄想破除了。

        当我们看到无常、无我的真相后,感情还在时,珍惜它;而当它已逝去,就要放下它,放下心中那份对虚妄的执着,才能究竟离苦得乐,走出“恋爱脑”的现状。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天下万事,难不过一个“熟”字![283]

  • 人生三道门:精于事道、立于世道、顺应天道[429]

  • 人生,最好的状态,就三句话![429]

  • 三句经典佛语,请一定牢记心中![544]

  • “无我”并不代表自我不存在[536]

  • 爱自己的十项修炼[621]

  • 佛教讲的无我是什么意思[820]

  • 人生有三色,和颜悦色、察言观色、不动声色[784]

  • “观自在菩萨”是谁?他在观什么?[1013]

  • ​事事“三思”[816]

  • 无我是一种心态吗?能适应这个机械、繁忙、竞争的现代社会吗?[835]

  • 听从内心的声音,好好爱自己的11个重点![955]

  • 一诚长老:“白天吃饭,晚上睡倒” 这么平凡的道理,你偏偏向远处求[1071]

  • 七夕节必读:三位法师亲授维系感情的妙诀,总有一款适合你![872]

  • 除了泪水,我们还可以怎样面对离别[861]

  • 低谷时,人生破局的三把钥匙[1182]

  • 星云大师亲授维系爱情六大妙诀,看懂受益终生![1294]

  • 放下了,就不要拖泥带水![1233]

  • “现在”“方便”这些词都源于佛教,离了它们,话还能说全乎吗?[2550]

  • 怎样理解“无我”?[210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