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3日 佛学研究网
一、译 经
译文
晋长安竺佛念
竺佛念,凉州人,幼年出家,志向清明坚初,外表和气而内心高朗,具有通达聪明的识鉴。竺佛念讽诵研习各种佛经,稍稍涉及了佛典以外的经籍,对《苍颉篇》、《尔雅》二书的文字、词义之学,特别明晓通达。
他少年时喜欢周游各地修行问道,得以周全地观察民俗风情,因为世代居住在西河地区的缘故,又精通当地方言,对中国、印度文字音义之学,无所不解,所以他虽然缺乏在佛教义理方面的赞誉,但在博闻多识方面则很著称。
苻坚建元年中,有僧伽跋澄、昙摩难提等人来到长安,赵正请他们把许多佛经译成梵文。但当时有名望德行的人都无法转译成汉语,所以大家都推举竺佛念。于是由僧伽跋澄手执梵文本,由竺佛念译为汉语。竺佛念评量断定了有疑义之处,译文的发音字义方才正确无误。
到了建元二十年五月,又请昙摩难提翻译《增一阿含》以及《中阿含经》。在长安城中广召研究佛教义理的僧人,并请竺佛念翻译成汉语,数人敷陈分析、研究审核,两年才完成。两部《阿含经》得以显现于世,正是竺佛念翻译宣杨的功劳。从安世高、支谦以后,译僧没有能超过竺佛念的。
在苻坚、姚兴二代,竺佛念是译人中的宗匠,所以关中的僧众们都极为称赞他。此后竺佛念独自接续译出了《菩萨瑛珞》、《十住断结》、《胎经》、《中阴经》等经典。刚刚开始疏理定稿,文意多有未尽之处时。竞然得了疾病,死于长安,远近周围的僧人士子,无不叹惜。
原典
竺佛念。凉州人。弱年出家志业清坚。外和内朗有通敏之鉴。讽习众经粗涉外典。其苍雅诂训尤所明达。少好游方。备观风俗。家世西河洞晓方语。华戎音义莫不兼解。故义学之誉虽阙。洽闻之声甚着。符氏建元中有僧伽跋澄昙摩难提等入长安。赵正请出诸经。当时名德莫能传译。众咸推念。于是澄执梵文。念译为晋。质断疑义音字方明。至建元二十年正月。复请昙摩难提出增一阿含及中阿含。于长安城内集义学沙门。请念为译。敷析研核二载乃竟。二含之显。念宣译之功也。自世高支谦以后莫踰于念。在符姚二代为译人之宗。故关中僧众咸共嘉焉。后续出菩萨璎珞十住断结及出曜胎经中阴经等。始就治定。意多未尽。遂尔遘疾卒于长安。达近白黑莫不叹惜。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