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0日 佛学研究网
信仰,是对真理的爱
人的信心分为三个层次:信仰、自信和信任,是降序排列的。
首先,最高级的是信仰,这是一种强化的情感训练,要求人全身心地投入,甚至达到狂热的地步。
世间人心目中激烈的爱情,实际上便拥有信仰的品质。这就是体现在爱上的痴情,飞蛾扑火般的炽烈,有感天动地力量。
如著名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讲的就是一个为爱殉情的故事,这就是爱的信仰。
由此可见,所谓信仰就是这么一种你愿意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去维护的一种事物,它源于人的生命,又高于人的生命。
信仰本质上也就是爱,对真理的爱,或对象征着真理的神或佛的爱。这是一种热烈而无条件的爱。
于是,在恋爱中的人都明白,所谓上帝也就是你所深爱的那个女孩。
如果心有计较,有利益的考量,比如社会中的婚恋往往考量太多不必要的东西,如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之类。
那么这种爱就是有条件的,没有上升到信仰层面的爱。
即使双方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也不过是搭伙过日子罢了,绝不会那种感动天地的人间真情,于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
信仰,或者信念是人世间最有力量的事物,它是无比的信心和定力,不为一切威逼利诱所撼动,这就体现了人类的自由意志的精髓,令人无比惊奇,甚至感动到泪流满面。
古人说:“爱不成痴不为爱”,信仰往往是迷信的,这就是痴的作用,若达不到那种痴迷的、迷信式的爱,那信仰的力量从哪里迸发出来呢?
正如当我们真正爱上一位女子或男子,我们愿意为她做一切事情,分享自己的一切资源,甚至在必要时愿意为保护她而牺牲自己。
那么,这样的爱就是信仰了。没有这样爱过的人,在人生中必留有遗憾。
于是,人们终于明白了,原来信仰就是爱情啊。没错,信仰就是对真理的爱情,是一种热烈而痴迷的爱,不计一切后果的爱。
就怕没有爱过,却走向人生的终点。这是一种无比悲催的人生。
自信,是既爱真理,也爱自我
其次是自信,也就是基于自身能力和自我认识之间达到一种微妙平衡的事物,既凡处一事,看得明白,自信得过,即为自信。
事实上,自信是从信仰或信念中延伸出来的另一种爱,从纯粹的爱真理延伸到既爱真理,也爱自我。
所以,自信者必有信仰,而不是一种狂妄自大的自我迷恋式的自信,那种自信是毫无价值的。
自信是一种高贵的品格,它是在自负与自卑之间为己寻求的行中道,指向平衡式的成功人生。
自信的人首先是真正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实力、能力所在,对自己有客观公正的评价。
也知道什么事情自己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既了解自身意愿性的能力,也了解自身技能性的能力,不傲慢也不偏执,有一种温和地处世的方式。
于是在一切事上,自信者都能够有稳定的把握。能做的就坚决行动,必克其果;不能做的,或做不了的,就扬长避短,坦承能力不足。
这样便会得到人们的尊重,知道此是个靠谱的人,言必信、行必果,绝不沾轻诺寡信的坏毛病。
虽说自信总是表现在做事上,但它仍是属于个人的一项优良品质,在独处无所作为时也散发出熠熠光辉。
自信的人,在哪里都会是一颗明星,他散发着无比的光彩,有着无穷的力量,能够感染他人,使人乐观向上。
自信是自我价值感的三元素之一,强烈的自信也和另外两个元素自尊、自爱密切相关。
一个低自尊的人是谈不上自信,若自信有所显现的话,则极有可能是出于表现欲的狂妄自大,因为他没有良好的自知能力,也就谈不上真正的自信。
狂妄式的自信便是自负,也许它有着惊人的能量,但它却是不平衡的,这也是许多世人走向失败的原因。
有信仰的人都会发展出强大的,基于平衡力量的自信,这是一种稳固的基于信与定的力量。
它在社会生活中将发挥极大的作用,这种人也将成为中流砥柱,为众生所景仰。
他们的信仰和自信,就是生命中的指路明灯,既光辉了自己,也照亮了世界。
最后,由信仰和自信就发展出了对人,对世界、对世人的信任的能力。信任他人首先是一种能力,其次才是一种优良品质。
有的人被坏人糟蹋过,就变得敏感多疑,不愿意再相信一切人,这就是信任能力的缺失,就更谈不上信任的品质了。
若缺少了信任,人在世间就会变得孤独和痛苦,在关系上就会有缺失,从而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
事实证明,关系不是可有可无的事物,而是人成长中的一种必需品,也是社会合作与成就事业的法宝。信任的丧失将给关系带来严重的灾难。
溯源来看,信任是自信的直接产物。没有自信的人,就无法对信他人表现出安心。
在不得不相信他人的时候,他的内心里便充满着恐惧感,便会影响到与他人的正常关系。
根据心念的吸引力法则,他就会不断地招来欺骗自己的人。
人需要培育健康的自信心,才能容纳万物,接受现实,接纳他人,与一切人都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的关系,那么他的人生是步步高升,幸福美满的。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