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29]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03]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05]

  • 人生的底线[128]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09]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25]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23]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141]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32]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55]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85]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45]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杨绛:不争,不理,不解释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807   时间:2023-2-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2月6日  佛学研究网

        提起杨绛先生,有人说,她让我们看到一个人最美好的姿态。

        对于物质名利,她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面对一生的黑暗曲折,她始终坚定内心,只管做好自己的事;

        有关外界的是非评判,她只回应一句:“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而正是这样的不争,不理,不解释,才让她在诸多困扰中,始终专注自持,在安静中找到了自己的生活节奏。

        01 不争,是一种智慧。

        《菜根谭》里写到:“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之人,并非不思进取,而是深谙善退之道。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皇上要选新太子,邬先生给四爷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老爷子生了一大群儿子。

        慢慢地,老爷子年纪大了,但这么大的家产,必须交给一个儿子来管。

        可是钥匙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大群。儿子们争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

        这时,只有一个儿子,从来不去刻意求这把钥匙,只是默默地跟着老爷子干事。

        争来争去,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这把钥匙交给这群争吵的儿子中的任何一个,都会管理不好。

        于是,老爷子将钥匙交给了那个踏实干活的儿子。

        愚蠢的人,一味想争个高低,斗个输赢;

        聪明的人,早已审时度势,低头做事。

        电视剧《知否》中的明兰有一句经典台词:“不如做个纯臣,何必无谓争执。”

        正是由于她身上这份不争不抢的淡然和通透,她被一家之主的老太太独宠,谦恭有识的齐衡和深明大义的顾廷烨都为她倾心,她也最终成为整个家族的顶梁柱。

        不争,不代表不如别人,它是一种智慧,更是一个人的气度。

        唯有不争,方能自有一片天地。

        02 不理,是一种境界。

        哲学家尼采曾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我们在面对他人无谓的挑衅时,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理会。

        杨绛在散文《控诉大会》中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在数百人的大礼堂,杨绛突然遭到一位女学生的斥责。

        说她在课堂上传播不恰当的思想言论,危害学生的精神健康。

        她不明白这个女孩为什么会诬蔑她,也许她有苦衷,又或许被人欺骗。

        面对无端诋毁,杨绛大可当面对质,也可以事后去找这位学生问清状况,但她都没有。

        她只是在大礼堂里装作不闻不见,木然默坐。

        后来关于那位女同学的故事杨绛先生没有再提及,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杨绛先生的名誉很快便得到了恢复。

        的确,无理之人,不必理会;取闹之人,不必在意。

        王安石有一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当一个人思想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就不会为无中生有的烂事去计较,不会和无是生非的小人去纠缠。

        把时间留给自己,把其他留给时间,不在乎就是对一切最好的回击。

        03 不解释,是一种胸怀。

        画家陈丹青说过:“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你,或者是你没必要不停地向人解释其实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这是无效的。”

        在这个世上,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够去解释,也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去解释。

        看过一个故事:有一次季羡林和臧克家去一个小饭馆吃饭,邻座是一对母子。

        看到母亲去了洗手间,孩子爬上桌子,想用手抓花生米,但颤颤巍巍脚下一滑,不慎从桌子上滑了下来。

        季羡林见状马上上去把孩子抱在怀里安抚,未曾想,孩子哭得愈发伤心了。

        这时,孩子的母亲从洗手间走出来,不分青红皂白,对着季羡林就是一顿数落:“你一个大人干吗欺负小孩?”

        臧克家马上站起来准备辩白,但却被季羡林拦下了。

        看到季羡林默不作声,孩子的母亲气焰愈发旺盛。

        “要是我儿子受伤了,我跟你没完。”

        一边检查着孩子的伤情,一边嚷嚷着。

        周围的人实在是看不下去,开始为季羡林打抱不平。

        “是你的孩子自己摔倒,人家这位先生好心去扶了起来,你倒好,还骂别人。”

        知道真相后,女人羞红了脸。

        事后,臧克家问季羡林:“你明明被人误解了,她骂你,你为何不还嘴?”

        季羡林却说:“大家都看着呢,我何必解释。”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

        你没办法去决定,别人怎么想,怎么说,但你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为人坦荡,处事清白。

        所以,遇事不必急于解释,凡事不用计较功过,问心无愧即是最好的结果。

        作家艾小羊有这样一句话:“有人觉得世界复杂,有人觉得世界简单,觉得复杂的,活在别人的世界,觉得简单的,活在自己的世界。”

        诚然,当你内心能够宁静淡然时,你会发现,生活其实简单而纯粹。

        人生的高度,不在于看清了多少事,而在于看轻了多少事。

        此后余生,不争,不理,不解释,做好自己,随便他人。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如果看不惯一个人,记住三句话你就赢了[176]

  • 争还是不争,佛教是如何看待“争取”的[334]

  • 当你格局不够时,世上的破事最多[789]

  • 人生如水,修行为境![535]

  • 人生三足:知足、知不足、不知足[667]

  • 用沉默代替一切![711]

  • 位置不同,不必解释[733]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797]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838]

  • 当你格局不够时,世上的破事最多[1024]

  • 你若是大树,何必与草争![1071]

  • 能容小人,方成君子[1030]

  • 人生最难的修行:遇事不怒,对错不辩,输赢不争[1328]

  • 心量有多大,吸取的能量就有多大![1649]

  • 你若是大树,何必与草争![1635]

  • 「佛」字的解释[1491]

  • 不过多解释,一切交给时间![2415]

  • 一个无需解释的故事[2874]

  • 当你格局不够时,世上的破事最多[3418]

  • 厚道,厚德,必有厚福![195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