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23]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15]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03]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57]

  • 做人,不能太飘[104]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77]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68]

  • 学会哄自己开心[146]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71]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66]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88]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169]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真正的修行与宗教无关!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457   时间:2023-1-1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1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01

        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关乎宗教的,要么佛,要么道,所以,似乎必须要信佛入道才算修行。修行二字一旦被贴上宗教的标签,就显得很玄乎而且脱离世俗。正因为如此,修行人也被常人看做异类、避而远之。修行二字被不断误解、神化,很多人即便想借此提升自我的心性,也不敢妄称修行了。

        实际上,修行真的与宗教无关。

        修行的意思是,通过修正言行意,符合特定风格的生活方式,即不断地觉察情感、思想、言语、行动、念头等,并不断加以修正。真正的修行就是断恶修善。就修行本身而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内求的,通常需要通过外在的刻意修正以达到内求的目的。所以,修行本身并没有任何宗教的痕迹。

        若要追溯修行的最初来源,也许在诸子百家争鸣的时候,儒道二家即曾提出过类似的概念并发展而来。后期入中土的佛家也引入修行的概念,然后慢慢将其发扬光大,以至于后来者认为修行就是宗教的。所以说,修行的概念只是被宗教界广为使用而已,本身不属于宗教。

        02

        修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从言行举止各方各面规范自己,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修行可以不走宗教的路子,甚至可以不信仰佛或者道,甚至其他任何宗教。不过,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自律是很困难的,因为周遭的世界总是充满各种诱惑,干扰着自己的内心,因此,稍不注意,自己的心绪就会心猿意马,必定不利于修行。而如果有一定的戒律规范自己,至少可以不越雷池一步,如孙悟空在唐僧周围画的圈,虽然看不见它,它却能起到约束和保护作用。很多时候,对于修行人来说,宗教所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

        选择修行或要修成正果,也未必非得选择一种宗教,因为宗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充其量是劝人向善的,其功能主要是劝化人心。而大众其实已经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因为这些道理几乎是大多数家庭传统教育的一部分,所以,是否皈依宗教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但是,是否修行却显得极为重要。而令人兴奋的是,选择在红尘中修行的人往往比皈依宗教的人多得多,因此,其实芸芸众生大多都在修行。唯一的区别是,有的人修得好,有的人修得差点而已。

        信仰是好事情,毕竟可以为自己找到力量的源泉、让自己在黑暗中看清方向,进而有所成就。一个人的兴衰成败,往往看一个人的修为,因为众生是相互感应的。修为好的人能聚各种好的能量,受到众人景仰;修行差的人,其所聚集的能量也相对较劣质。这就是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用道教的话说就是善缘与恶缘。性质是一样的,说法不同而已。因此,修为好的人可以成就自己,儒家称之为超凡入圣,道家称之为得道登真,佛教讲见性成佛。

        03

        那么,拥有宗教信仰是不是更利于修行呢?答案是肯定的。

        其一、有了宗教信仰,就多了个引路人,道家称之为师父,在修行方面,无论修心还是悟道,上师和师父总是能给自己一些指引,以致使自己少走弯路,修行的功夫肯定比自己摸索要好很多。

        其二、不同的宗教门派均有传承,所以传承的内容都是先驱者修行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精华,是被证明切实可行的修行法门。因此,若得到真正的传承,其成就也大。

        其三、宗教有戒律,是专为修行设定的。戒律的产生不是为了折磨修行者,而是持守戒律更利于修行,所以才延续至今。不得不说,若真的遵守戒律并倾心修行,果然能让人修成正果。不过可惜的是,因为持守戒律极为困难,所以得大成就者也相对较少,半途而废者较多。

        其四、有了宗教信仰,就会相信有一双眼睛在头顶三尺处监视着自己,从而达到自我克制的效果,使人有所畏惧,因为谁也不愿意一些恶事降临到自己身上,因而,对于那些自持力很弱的人来说,宗教信仰非常重要。

        其五、道教所传扬的是宇宙终极智慧,虽然能完全通透、领悟智慧的人不是很多。而宗教中所传承的修持方法,正是帮助修行者打通通往这些终极智慧的“任督二脉”的。说白了,只要简单、照着做便可。所谓大道至简,真正的智慧往往简单易懂,只是我们人为地将其想得很复杂而已。

        总而言之,即使没有宗教信仰,也要修炼自己。唯有不断修行,才能让自己通达圆融,而完全没有必要为修行贴上宗教的标签。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六祖大师教你在家如何修行[268]

  • 先做人,后做事,先为人,后处世![248]

  • 当你读懂这3句话,所有苦难都能过去![511]

  • 真正懂得“随喜”的人,一定能少烦恼、多欢喜[463]

  • 顺境修力,逆境修心[493]

  • 把每件事物都拿来修行[552]

  • 当我们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念的是什么?[786]

  • 禅不是嘴上功夫[758]

  • 对待家人时的态度,藏着此生最重要的修行[921]

  • 慈悲的修行[686]

  • 修行的窍门[771]

  • 开悟前“我在活着”,开悟后“我看着我在活着”[876]

  • 对自己慈悲是很重要的修行[1062]

  • 弘一法师:青年人学佛修行需要注意这四点[1081]

  • 修行必须要清净你的心[859]

  • 人生无常,抓紧修行[1006]

  • 喝茶是场修行,既要慢,也要闲[1139]

  • 海山长老谈净土法门的修行[1609]

  • 从简单处开始修行[1247]

  • 儒释道十种修行,走好人生路[108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