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35]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6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23]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13]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67]

  • 忏悔,是修行人人生必要的修行[114]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05]

  • 你今生的22个灵魂课题[185]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160]

  • 秋天可以耕种什么?种福田![145]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愍[155]

  • “道场”略考——以佛教典籍为[11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真正懂得“随喜”的人,一定能少烦恼、多欢喜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959   时间:2023-1-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1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当我们为生活波奔时,看到朋友圈里他人的精彩生活;当费尽心思也没得到的机会,在别人那里却是唾手可得;人的内心难免会有失衡。都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只要懂得"随喜”,人生就少了烦恼多了欢喜。这个既方便又厉害的法门,可不只是简单的点赞和表扬。

        【 随 喜 】

        看见他人所做的功德善事,自己也随之心生欢喜,就好象是自己做的一样,或是尽力去助他成功,和他一样欢喜。

        普贤第五愿:随喜功德

        普贤菩萨十大愿中,第五大愿就是“随喜功德”。许多高僧大德也都开示过,随喜是一个殊胜的法门。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有人在贫困山区捐建学校,看到“感动中国”里的那些动人事迹时,会由衷地感叹一声“太伟大了”!又或者,当你怀着由衷的赞赏之情、敬佩之心,把那些社会上的善举好事转发出去的时候,你知道吗,你所得的功德也和他们是一样的。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这到底是什么原理?

        在《四十二章经》中有比喻,好比有人以慈悲之心点燃一把火炬,大家只要愿意,都可以借此火种点燃自己的慈悲之心,这些火炬都是一样的闪耀明亮,共同照破黑暗的夜空。

        随喜:专治嫉妒病

        可能有人会说,这有什么难的?但是,佛法所说的“随喜”有一个前提——对所有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对陌生人友善大度,对身边的人却难以做到。

        【同学】

        毕业十年,有的同学事业一帆风顺,当上了单位一把手,而自己还在一线996。你最先想到的是彼此的落差,还是真心随喜他为今天的成就而付出的那些努力呢?

        【孩子】

        当自己的孩子高考平平,而别人家的孩子逆袭考入了北大清华时,你愿意真诚随喜他们,一样为他感到欢喜吗?

        【同事】

        当新来的同事受到领导器重,你会随喜新同事的工作能力、交流方式,还是认为他不过是在溜须拍马?

        现代医学飞速发展,过去很多的疑难杂症都被攻克,平均寿命也大幅提高,但现代人最突出、最迫切的疾病就是心理健康问题。嫉妒就是其中之一,就像心中的戈矛,能够伤害他人,也会伤害自己。从古代的宫廷争斗、文豪蒙冤,到白雪公主童话里的皇后,再到现代的职场暗战、亲人失和,都是“嫉妒”惹的祸。

        人多少总会有一点嫉妒心的,只是每个人的程度不同,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懂得及时遏制或转化嫉妒心,任其发展升级的话,在强烈的嫉妒心差遣下,极易形成变态的心理,造成严重后果。

        要根治“嫉妒病”,用佛法中的随喜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嫉妒的根源是我执,是内心的不平衡,把自己和他人对立起来。这时候,就要用佛法中的“无我利他”和“随喜”来对治了。

        对照一下

        【失落 OR 欢喜】

        当别人过得比我好时,有的人会怨恨上天亏待自己,无我利他的人会想到,自己修学佛法就是为了众生离苦得乐,虽然别人现在得到的只是暂时的安乐福报,但也还是要为他感到欢喜。

        【做秀 OR 行善】

        当别人行善事,有的人可能会认为他们是在做秀争名,无我利他的人会想到,只要确实帮助到了众生,这些善事都是诸佛菩萨所欢喜赞叹的,那我当然也应该如此。

        【漠然 OR 点赞】

        当同修们取得了一些成就,或是遇到了殊胜的学佛因缘,有的人会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哪里哪里还不如我”呢。无我利他的人会想到,众生皆能成佛,这些师兄离成就佛道更进一步了,随喜赞叹他们就是在赞叹未来佛,而且与我有缘的师兄们若能有所成就,也可以再来度我,真是一件值得欢喜的大好事。

        【自赞 OR 赞他】

        当其他佛教宗派的高僧大德在积极弘扬佛法时,有很多同修都去听讲,有的人会觉得那些宗派不行,只有我现在修学的法门才是最好。反之,无我利他的人绝不“自赞毁他”,而是会想到,佛教的不同宗派是为接引不同根基的人才产生的,条条大路通罗马,随喜赞叹他们的弘法功德和同修们的精进。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如果你也希望被他人鼓励或赞赏,那你就多多随喜他人吧!

        随喜:专治吝啬病

        除了内心和语言上的随喜之外,随喜两字有时还代表另一个意思。比如,到寺院礼佛时在功德箱里做随喜,在寺院举行法会时做一些随喜,看到同修们放生做一些随喜、寺院铸造佛像中出一份力做些随喜……

        很多人会有疑问,随喜时该随多少钱才有功德,或是多少钱更合适呢?其实,随喜是没有门槛,也没有标准的。

        这不是佛菩萨对你的要求,也不是寺院的要求,一切都是出自于个人的发心、能力、经济条件而来,只要能生起清净供养的心、欢喜的心,随喜多少都是可以的。

        用随喜的心态,与同修们一起供养、布施,还可以专治“吝啬病”。道理大家都懂,身外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事到临头往往还是放不下。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随缘随喜,形成习惯后,就不至于为钱财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不会被钱绑得太紧而失去内心的自由,面对人生中的得失毁誉,也更能淡然处之。

        需要提醒的是,佛法讲求中道,在做功德随喜的时候,也切莫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强行为自己挣面子,或者进行攀比。

        随喜是最易修行的法门之一,只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以及一颗发现善的心灵。用随喜这个法门对治嫉妒和吝啬的毛病,修好了自己的这一颗心。不论是世间工作生活,还是佛法的修学解脱,都能诸事顺利、圆融通达。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42]

  • 勿把闲事挂心头,烦恼散去心自悠[261]

  • 45度做人,90度做事,180度……[298]

  • 修行,就是练习和烦恼做朋友[403]

  • 他的诗,在悲喜浓淡间,堪比公案,能消烦恼[548]

  •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790]

  • 人生的烦恼与珍贵[681]

  • 你在抗拒什么,你就在强化什么![664]

  • 学会给自己“刹车”[792]

  • 修剪自己[752]

  • 先做人,后做事,先为人,后处世![732]

  • 人生如茶,放下即是拥有[648]

  • 真正的修行与宗教无关![1043]

  • 睡着了就没烦恼了?你想得倒挺美![838]

  • 切除内心深处无明与烦恼的障碍[890]

  • 人生只是一场大梦,这是真的吗?[1044]

  • 据说嫉妒心最怕随喜修法,不信你试试[1067]

  •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若执着即生烦恼[873]

  • 这段话,足够叫醒所有人[981]

  • 你的心,会瓦解一切痛苦和烦恼[99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