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26]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15]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43]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68]

  • 人性四大弱点[155]

  • 情绪稳定的背后[152]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132]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82]

  • 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生命智[15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148]

  • 真正修行者,不见世间过[152]

  • 如何处理学佛过程中的“疑”?[162]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人生短暂何苦为难自己,学会“除法智慧”化解千千心结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668   时间:2023-1-11   录入:wangwencui


    2023年1月11日  佛学研究网

        1
       
        人作为欲界众生,有欲望很正常。欲望不全是“坏”的,从道德属性上有善、恶、无记三种。无记的欲望,如想喝水、吃饭,是本能,也是维持生命延续的必须。善的欲望,如想要利他、求智慧等,是生命提升的动力。不善的欲望,则是令生命堕落、丧失自由的力量。比如贪欲,贪什么就会对什么产生执著,不被满足痛苦,满足则害怕失去,或想得到更多。
       
        贪欲像人生的分母,虽然“分子”足够大,但若跟不上“分母”膨胀的速度,幸福感会越来越弱。从少欲知足做起,给贪欲做除法,便能有效降低“幸福成本”,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2

        当下很流行的一个词叫做“精神内耗”。内耗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发愁”。愁是我们最常有的心理状态。那如何能为忧愁做除法?《入菩萨行论》中有一段偈颂,最能帮我们解愁:“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

        意思是说,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失掉欢喜心,因为忧恼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人陷入不良串习。若事情尚可改善,应该高兴才对,为什么要不欢喜呢?如果事情已无转圜余地,那忧恼也无济于事。如此化解忧愁,便能有效减少内耗,开启智慧,将心力、精力花到真正有用的事情上。

        3

        如果说忧愁是因未来的事担心,那么计较更多是为过去的事而纠结。人生幽幽数十载,必定有得有失。过分计较,纠缠不休,那只会雪上加霜,让自己错过当下,失去更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给计较做除法,即使吃了些亏,走了些弯路,但只要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依然是一种不小的收获和启示。

        4

        很多人都尝过失望的味道。期待越高,失望越大。期待中包含着希望和憧憬,也夹杂着设定和一厢情愿。

    与其期待,不如因上努力,减少设定,放下包袱全力以赴,对结果欣然接纳,更有助于持续地进步和提升。

        5

        人生几十年难免遭遇“至暗时刻”,承受巨大压力和考验。当自己失去希望和勇气时,把经历的这一切当做生活出给自己的考题,沉着应答。

        世事无常,境界无论好坏,终究都会过去。给怯弱做除法,提醒自己“此时正是修行时”。

        6

        我们看似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其实只是活在自己的心念中。对同一件事、同一句话、同一个人、同一种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一旦对某个念头产生执著,形成了“执念”,原本缘起性空的念头,便被赋予了“杀伤力”。

        因此,人生智慧中最重要的“除法技能”,就是学会与情绪、念头保持距离,如实观照、不陷入,再用缘起智慧加以分析、解构,看到念头本身并非恒常、实在,心便逐渐能从这种虚妄、痛苦的执著中解放出来,获得真正的放松和自由。

        人生既复杂又简单,无尽的痛苦,根源于无明、我执、贪嗔痴。究竟的快乐,来自觉性、无我、戒定慧。愿大家从+-×÷中悟到解决人生难题的窍诀,交出一份圆满的生命答卷。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消弭人生的缺憾[274]

  • ​你能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290]

  • 人生的烦恼与珍贵[303]

  • 佛法与立身处世,这种人生智慧太实用了[321]

  •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大道至简”[362]

  • 不辜负自己,不辜负光阴,就是人生的圆满[401]

  • 人生要学会三“放”,更自在![540]

  • 种好“三田”,让人生越来越顺![511]

  • 心态对了,人生就顺了[553]

  • 人生最好的状态:晴耕雨读,安然自得[737]

  • 人生靠什么?[889]

  • 人生处处是道,心不在即无分别[851]

  • 人生,要喝下三碗水[857]

  • 恰到好处的人生[1070]

  • 内心的丰盈,是人生曼妙的风景[889]

  • 打湿的人生[961]

  • 茶像生活,写着不同的人生[1077]

  • 守好自己的心,走好自己的路[1021]

  • 你必须很努力,才会遇到好运气[962]

  • 七种比喻,道尽人生[89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