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6日 佛学研究网
一个人把心带回家的时候,你会听到两个声音,第一个“钟声”,第二个“无声”。
无声也是一个声音,所谓“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如佛陀所说的“譬如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我们放弃了大海,去追求一个水泡。
我们去住在一个境上的时候,其他的什么都看不到。
所以只听到一个声音,这是我们的习惯,我们的攀缘心,你的心已经住在这个声音,所以你忽略了那个无声的声相。
若把心带回家,不要动念头,就像镜子一样,了了分明,不取一相,如如不动。
你要是能如如不动,你的心就遍满,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你不能用攀缘心。
用那个“动的心”、用“有所住的心”,那就糟糕了,你临命终的时候,很难脱离生死的业力。
一个人,心经常“动”,你要跳脱生死就很困难,即便你念佛都很难!
所以你经常要保持如如不动。
你看事情看得很清楚,但是不要动,“不迷、不取、不动”。
你平常就应该这样训练自己,临命终的时候,也就是这样——“保持正念”。
世间上有邪与正两种力量,若邪不胜正,为什么我们内心会生起邪念呢?因为我们的正念不足,有如房子为什么黑暗呢?
因为光明不足。若心中有正念,即使遇到污染境界。别人虽触恼你,你并不在意。
如果内心没有正念,心中空虚,有一点恶因缘的刺激,自己就会起烦恼。
所以一个人是否会起烦恼,重点不在于外面的境界,而是心中是否有法宝。
修行不是让眼睛不看东西,耳朵不听闻,而是心中要栽培正念。
心中有正念力的人,犹如穿着坚固的铠甲,虽然处在刀、枪的危险军阵中,刀剑也不能伤害他。
我们最大的障碍就是迷惑颠倒,所以我们很多心灵的力量发挥不出来。
其实妄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不能产生觉照,你就随顺它而走。
妄想本来是不真实的,那么它为什么能够产生那么大的作用呢?因为我们自己迷惑颠倒。
我们迷惑了以后,我们就跟着妄想走,认贼作父。
如果你的修行是完全不在心地上下工夫,那是粗重的苦行,那就可能什么事都沒有。
但是你心静下來要面对烦恼的时候,这当中有很多事情要学习的,你要解行并进。
善业本身并不能决定生命的方向,它只能成就安乐的果报,但这安乐果报是在人天受用,或在出世的善根受用,甚或在卑贱的三恶道果报受用,关键点在于心中是否有正念。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