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05]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00]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03]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0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31]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05]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49]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148]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160]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66]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57]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94]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正常状态下的心
     
    [ 作者: 阿姜查   来自:网络   已阅:532   时间:2022-12-27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12月27日    佛学研究网

        心的道路非常简单,不需要冗长的解释。去除对爱恨的执著,如实观察事物的本质,这是我在修行时所做的。不要想成为什么,不要让你自己成为什么,不要想当禅修者,不要想开悟。当你打坐时,顺其自然,行走时,也顺其自然。没有执著,也没有抗拒。

        当然,有数十种培养定力的禅法,然而它们不外乎顺其自然。在这凉爽、没有战争的地方禅修,为什么不试一试?你愿意吗?

        佛陀不希望我们沉溺于两边:一边是欲望,另一边是恐惧和嗔怒。佛陀教导我们要觉知欲望、嗔怒和恐惧的生起。身心轻安的人行走在中道上,舍离欲望、恐惧、嗔怒。修道者必须沿着中道修行:“我对苦乐不感兴趣,我会把苦乐放下。”当然,刚开始很难,我们好像腹背受敌,又像牛铃或钟摆般被前后敲击。

        当佛陀初转法轮时,佛陀谈论这两种极端,因为这是我们所执著的。渴望愉快从一边逼迫而来,痛苦和不满又从另一边逼迫来,两者总是困扰着我们。然而,当你走在中道上时,你会把它们放下。

        你有没有发现?如果你跟随这两个极端,当你愤怒时,你会出手打人,会对吸引你的东西执取不放,毫无忍耐或自制。你会被这种方式困住多久?想想看,如果你喜欢某物,你会追求它。喜好生起,这是你自讨苦吃的原因。这颗充满欲望的心真的很聪明,它会带你去哪里呢?

        佛陀教我们要放下极端,这是正确的修行之道,它会引领我们出离生死轮回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既没有苦乐,也没有善恶。众生充满了欲望,拼命追求感官之娱,无视于中道,错失了世尊的道路、寻求真谛的道路。一个不修持中道的人,执著于生和有、苦与乐、善与恶,这种人无法成为智者,无法获得解脱。我们的道路是直的,是平静和清明的觉知,没有喜乐与悲伤。如果你的心像这样,你无须请求他人来指导

        你会发现,当你的心不执著时,你的心才处在正常状态。当你的心因为种种念头和感觉而动摇时,念头的生灭过程会取而代之,而痴则从中生起。学习去观察这个过程,当心已经动摇,偏离正道时,它会使我们偏离正确的修行,而走向放任或嗔恨的极端,因而产生更多的痴、更多的妄想。善恶只在心中生起,如果你一直观察你的心,一辈子都在研究这个主题,我保证你绝不会厌烦。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292]

  • 以茶洗心,心如明镜[504]

  • 心为何物?心在何处?心有何用?[788]

  • 人生处处是道,心不在即无分别[702]

  • 心住在外境,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622]

  • 要让心强壮,则须让它平静[1169]

  • 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1670]

  • “信”不是信佛,不是信他人,是信你自己的心[1502]

  • 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1758]

  • 心清净了,任何地方都能清净[3734]

  • 一切不离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4929]

  • 听你「自己」的佛号,心才能专注寂静[3260]

  • 往生不在念佛多少,而在心清净[2390]

  • 心忙则忙,心闲则闲[1763]

  • 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1832]

  • 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1949]

  • 心慈悲,相就慈悲[1960]

  • 心不随境转,即得大自在[2411]

  • 什么是心?[2019]

  •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195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