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22]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14]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00]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55]

  • 做人,不能太飘[101]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77]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68]

  • 学会哄自己开心[146]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70]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66]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88]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169]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遇事向内找,是一个人极高的境界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494   时间:2022-12-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2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圣人语:“使我们不快乐的,都是芝麻小事。我们可以躲闪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这句话,直指人心 。

        1

        世间无难事,庸人自扰之。

        我们之所以会活得这么累,是因为心里装了太多无关紧要却又极其伤身的人和事。

        生活中,难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总会有很多后悔和遗憾。

        当我们非常失落,又无处宣泄时,很多人便开始怨天尤人。

        怨老天爷不开眼,怨他人没有为自己做什么,却不能冷静下来,反省一下自己,这不仅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愚蠢。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我们是把责任推卸给环境和别人,还是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

        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2

        《孟子》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反躬自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切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是一种内心的自省,是要让自己活得更真实些,让高贵的人获得本应有的自爱和自尊。

        一位年轻人向清净苦述:由于自己性格耿直,心直口快,处处得罪人,事事不顺;大学毕业后踏上社会,却越来越厌世,感慨现在社会上的人不喜欢听真话,总喜欢阿谀奉承,虚情假意;未来的路不知怎么走,真希望走进深山,远离这个世界……

        清净讲了一个故事:当年南岳怀让禅师欲传灯与马祖道一,看到马祖道一终日打坐,怀让禅师跟他打招呼,马祖也不理不睬。

        怀让禅师便拿一块砖在马祖面前的地上磨。

        马祖忍不住问:“老法师,您在干什么?”

        “磨砖做镜。”

        “砖头怎么能磨成镜子呢?您开玩笑!”

        “那我问你,你在干什么?”

        “打坐。”

        “打坐为了什么?”

        “为了成佛。”

        “砖头磨不成镜子,难道打坐就能够成佛吗?”

        马祖怔住了,问:“怎么做才对呢?”

        怀让说:“譬如牛拉车,车不走,是打牛还是打车呢?”

        “当然是打牛了。”

        怀让说:“你现在明明就是在打车嘛!”

        清净说,我们自身是牛,客观条件就是车,是打牛还是打车,显而易见。

        3

        我们生活在世间,就像开车在路上,路直直着走,路弯就弯着走。

        发生交通事故,或者翻进沟里,就要反思自己操作不当。

        如果抱怨道路太多曲折,是没有价值和任何意义的。

        外在的客观条件或许我们无法决定,而改变我们自己则是完全可以的。

        年轻人说:“我天性耿直,心直口快,不好改。”

        清净说:“天性耿直和心直口快都不是缺点,甚至是修行的极好资质。只是,与不同人沟通需要注意态度和技巧。”

        与老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

        与男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

        与女人沟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绪;

        与上级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尊严;

        与青年沟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

        与孩子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

        一种态度走天下,必然处处碰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即可四海通达。

        4

        世界上最浪费生命的三件事:

        1. 评论。 别人不靠你活着,何况你未必了解他的全部,论人长短不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 责怪。 责怪人人都会,却无法改变现状。共勉之所以好过责怪,在于既提高了自己,也欢喜了大家。

        3. 担忧。 准备不足或者无力改变时才会担 忧,前者需要行动,后者需要放下。

        在人生的旅途上,人们往往背着两个包袱。

        一个包袱上写着他人的过失,另一个包袱上写着自己的过失。

        然而走人生之路的时候,人们却往往把写着他人过失的包袱放到胸前,而把写着自己过失的包袱放在了背后。

        很多时候做事并不是别人限制我们,而是我们自己限制了自己。

        很多困难,都是一些懦弱的人凭空想象出来的,真去干了,发现什么事都没有。

        一切都是源于自己内心的恐惧。

        我们做事如果没有成功,应当马上反过头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切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是一种内心的自省,是要让自己活得更真实些,让高贵的人获得本应有的自爱和自尊。

        自此思忖过后,心中豁然开朗,可谓:“明了,心了,事自了。”

        既如此,我们何不自私一下,遇事时多“求诸己”呢?

        从现在开始,学着用一颗平常心,去经历尘世的纷纷扰扰,去拥有人间最简单的快乐和幸福。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懂得“换位思考”[247]

  • ​说话的最高境界[308]

  • 心灵的换位![513]

  • 最顶级的情商,是跳出自己的位置[610]

  • 解决问题最高明的方法,就两个字![540]

  • 生命的最高境界,那么,境界究竟为何物?[713]

  • 20个经典故事:看明白了你的人生就开挂了[654]

  • 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741]

  • 生命的最高境界![756]

  • 修行九重境界,看看修到哪[1118]

  • 开悟前“我在活着”,开悟后“我看着我在活着”[875]

  • 人怎么待我,我就怎么待人[654]

  • 大处难处看境界,小处细处看修养[684]

  • 所有的相处舒服,背后都是一种善良[730]

  • 相处的三种境界:向上社交、向下兼容、向内安放[861]

  • 喝茶最好的境界:和、静、怡、真[1117]

  • 苦乐自渡,别人难悟![811]

  • 禅意思维的九个境界[928]

  • 内心通透的人,看什么都顺眼[928]

  •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这一个字![92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