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22]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14]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02]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56]

  • 做人,不能太飘[101]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77]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68]

  • 学会哄自己开心[146]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71]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66]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88]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169]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愚者用嘴痴者用脑,智者善于管理情绪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662   时间:2022-12-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2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感情其实是我们精神世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许多的哲学家、思想家不重视感情,甚至终身独身,不结婚,不参加什么社交活动。

        他认为思想、理念这才是人的精神世界,其实大错特错。

        感情占据了精神世界的半壁河山,60%-70%的精神世界是由情感组成的,而思想理性或者说真理、精神这一部分只占30%-40%。

        事实上,那些思想家、哲学家,不重视感情甚至排斥感情的行为让他们活得很不幸福。

        他们自认为很幸福,那是想当然的,是一种偏执的想法。

        一个思想家,他终身不娶,也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瞧不起世间的一切人,因为他认为这世间的人都没有思想,都是凡夫俗子,其实恰恰是错误。

        人类的精神世界,绝大部分是有感情而不是思想,其实就是包括情感和思想,情感是最主要的一部分,你排除了最主要的一部分,还剩下那一小部分,其实不足以支撑人类的幸福和快乐。

        我们要认识到这个现实,我们的精神世界到底指什么?绝对不能偏激,不能认为就是追求真理、理念或者思想哲学,这只是比较小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甚至都可以没有。可是你不能没有感情、没有情绪,人是情感的动物,不是思想的动物。

        人可以没有思想,他有情感一样可以过得很幸福。

        所以说,人类幸福的密码不是思想,而是情感,追求精神的人就应当追求情感。

        追求思想很容易走偏,追求思想的人容易被思想所控制,就是被大脑所控制,那这样就变成一个冷血动物,一个没有情感的人。

        很多心理疾病或者是精神疾病患者就是在情感这一块没有认真地用心体验生活,于是被脑控,失去了自制能力。

        心理疾病的疗愈也是从情感上着手,你一味地追求真理、追求理性、追求思想,恰恰是背道而驰。

        我们重情感就重关系,我们的疗愈一定要从关系上来疗愈。

        即便你现在跟人处的关系很糟糕,你要改善它,有一些人际关系没有必要的可以砍掉。

        实在砍不掉的,比如亲人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那我们就改变自己来维护它。

        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得到疗愈,否则我们永远走不出来。

        有的人就是固执,蔑视情感、蔑视关系,这就是自讨苦吃,那你就休想走出来、休想疗愈。我们没必要做一个思想家、做一个哲学家,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有感情的人、有温情的人。

        很多时候,并不是理性的东西起作用,而是你相信它才会起作用,能够相信才会发生奇迹。

        如果你怀着一种理性的想法,你虽然能获得很多知识,但是它只能解决你一点小小的问题,你的生命中不能发生奇迹。

        发生奇迹在于信仰,信仰可以把你的心摄住,这叫置心一处,无事不办。

        人是情感的动物,我们追求一个情感的世界,情感的世界足以支撑我们的精神世界,而理性不足以支撑我们。

        需不需要理性呢?那自然需要理性,如果没有理性的话你会吃亏上当、会摔跤,你会发生很多意外的事情,理性对我们是一个保护。

        可是你不能过分重视它,过分重视就容易被脑控,成为思维的奴隶,被脑子所控就容易犯病。

        而那些有信仰的人,他们不容易犯病,因为他们不被这个脑子所控。

        我们在这里要强调情感的价值,情感在精神世界中的重要作用,这足以支撑我们整个精神世界的。

        我们也需要有一点理性,理性要少一点,理性多了对自己只能是有害的。

        有的人就变得紧张兮兮的,老是怕受骗,怕这个骗你,那个骗你,你这样不得病才怪呢。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减少理性,就是减少思维,减少被脑控的机会。

        在情感的世界里,我们可以保持平衡就不会患上这些心理疾病。

        其实这些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它本质上就是烦恼,烦恼是习性化的烦恼,已经习惯了遇到事就会产生这种纠结,他就会痛苦。

        习性的烦恼,其实不是一个贬义词,不是说谁有病了就是不好。

        它只是个烦恼,它的本质是烦恼,而且烦恼比较固定化、比较稳定,已经形成一种习性。

        我们修习正念就可以解除习性对我们的控制,间接地就可以疗愈我们自己。

        情绪就是古人讲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七情指的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

        喜是喜悦;怒是愤怒;哀是悲哀,比如说我们亲人死了会悲哀、悲伤,悲伤过度很伤身体;

        惧是恐惧,为即将到来的事担忧,焦虑本质上就是一种恐惧害怕;

        爱就是喜爱,想占有;恶是憎恶排斥,就是贪和嗔;欲就是一种欲求,想要欲求欲望,人就有这七种情绪。

        情绪对我们的人生是至关重要的,情绪是我们的朋友,所以说你不要排斥情绪,哪怕是最恶劣的情绪都是我们的朋友,因为情绪对你是真实的。

        情绪不是我们有意去发出这种情绪的,它不是我们的意识层面,而是潜意识层面的。

        因为它们呈现出这种情绪,就给你提供了一个信号,我们的身心现在正在遭遇着什么?

        遇到什么问题了怎么解决?它是个信号,也是我们身心健康的晴雨表,所以你不要排斥情绪。

        我们修正念就是不让你接纳情绪,观察它,看到就好了,看到就能化解。

        不修正念的人,不知道这个原理,就会陷入情绪的深渊,被恶劣情绪操控,那就完了。

        我们就是从感受、从情绪入手的。我们身体呼吸,这个是身念处修身这一部分。

        修习是从情绪入手的、从感受入手的,心里面有什么感受?

        能不能觉察到?其实我们的感受都是很粗重的、明显的,比如我现在觉得很痛苦,就是很痛苦,现在我就知道。

        有的人就是太粗心,没有这个意识,不知道你就被它控制了,它会牵着你做这做那,比如采取不正确的手段去解决一些问题。

        我们要注意到情绪,首先就需要你有个觉察的意识,时不时地看一看内心里边有什么情绪,有苦、有乐、有悲伤、有忧愁、有寂寞,能不能看到,其实这些情绪都非常粗,就是说非常明显。

        只要你愿意看就能看到,你不愿意看,你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你没有修正念的意识,没有自我改变的意识,那你就看不到。

        看不到就顺随习性,所谓的习性就是生死烦恼,就是轮回。一遍一遍地受苦,不断地轮回。

        如果我们修正念,看到之后就能够做到古不贰过。

        不贰过就是不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不再重复地受苦了。

        有正念就不轮回,没有正念必定轮回。

        总之,我们要认识到情绪是好的,是我们的朋友,不管有什么样的情绪,我们要接纳它。

        正念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接纳。

        有什么情绪就接受什么情绪,直面地看待它,不能排斥、不能斗争,这个是最重要的。

        因为情绪是我们的朋友,一定记得它不会害你的,不能够察觉它,它才会害你,它害你,其实不是它害你,是自己害自己。

        情绪是有能量的,什么叫正能量?那一种愉悦的情绪、有爱心的情绪、热情振奋的情绪就是正能量。

        如果一个人麻木了,没有情绪了,他就没有任何能量。我们讲的所有能量都是情绪能量。那种羞耻的、自私自利的情绪等等,这些就属于负能量。

        我们修行就是要修正能量,引导我们的情绪,那只能通过正念觉察,你首先看到它是什么,然后我们才会进入到第二步,把握情绪。

        修情商也是这样修的,情商就是你控制情绪的能力。

        情绪就是人类的情感,它有高、有低、有起、有伏,有高峰有深谷,这个是正常的。

        在深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它发展成抑郁症;在高峰的时候你要注意,不让它发展成焦虑。

        焦虑和抑郁是人类最常见的两种心理上的,轻的称为情绪,重的称为心理疾病。

        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疾病?就是情绪在高峰的状态、在低谷的状态、在走极端的时候,你不加以控制,没有正念,它就会发展成疾病。

        一定要注意情绪,你只要注意,你就不会患上这种疾病,我们就是健康的。

        健康就是平衡,走中间走中道,你偏爱走两端走极端,就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最常见的四种心理疾病,比如抑郁和焦虑,这个肯定就是一低一高;

        还有个强迫,强迫是属于在高端的状态,情绪太亢奋的时候,就是跟它比较接近的;

        恐惧是属于在低谷的时候,没有说一个人很振奋的时候会恐惧,而是情绪低落才容易使人恐惧,看什么都害怕。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要看到情绪的起伏高低,不要走极端就不会患上这些心理疾病。

        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身心不受疾病的危害,那我们就需要修正念。

        修正念是对我们的保护,首先是我们健康平安,这个是最重要的;其次,它会使我们的生活工作越来越有效率。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3]

  • 真正厉害的人,都学会了“不生气”[72]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忘却营营”[171]

  • 学会给自己“刹车”[200]

  • 与情绪相处的三个步骤:觉察,感受,探索[273]

  • 最好的情绪管理: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325]

  • 你的情绪,身体一直都记得[433]

  • 4个简单技巧,教你改写潜意识里的“消极程序”[1281]

  • 透过呼吸,来管理工作中的情绪[518]

  • 一行禅师:佛陀开悟那一天发生了什么?[547]

  • 强大的抵抗力,离不开良好的习惯[556]

  • 一个人顶级的自律,是能掌控自己[556]

  • 永远不要为别人的情绪买单![647]

  • 高情商的人,都是“情绪冷却剂”[616]

  • 内心强大的人,往往有这4种表现[648]

  • 情绪管理三个阶段:无意识的发泄到有意识的觉察![628]

  • 情绪稳定,从来不是“忍”出来的[668]

  • 世上最顶级的养生:保持松弛感![876]

  • 真正的成熟,是做自己悄无声息的摆渡人[649]

  • 千万别在“垃圾堆”里养孩子[63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