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从佛教心理学看汉字中的智慧[100]

  • 芒种:心是一亩田,苦乐自己种[144]

  • 疗愈自己的6种方式,迷茫时看一[107]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42]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34]

  • 这是禅师,为你洒下的一片月光[107]

  • 清茶饮语[121]

  • 《心经》与宋代文人创作[122]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28]

  • 对松悟禅[142]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5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7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醒醒吧!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363   时间:2022-11-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1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一位师父曾说过:慈悲是一种高尚的心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然而,在人世间对物质利益与名誉的追求之中,根本无法去理解和体会慈悲的真正的内涵。

        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何为真正的慈悲,请接着往下看。

        慈悲是巨大的能量场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改变自私自利的后天形成的观念,就无法做到慈悲待人。慈悲的心可以沟通无限的能量;慈悲的行为可以引发无限的能量;慈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

        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他能获得的能量就有多大;一个人如果慈悲心常在,那他的心量也能像宇宙一样博大,他就会拥有无坚不摧的巨大能量;一个修炼人在真正放下生死的时候,心中怀着的是永恒的慈悲。

        人世间的以恶治恶,无法起到根除邪恶的效果;当一个人能用他的慈悲心去感化敌人的时候,那种能量是比刀剑更强有力的武器。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们的讽刺与挖苦,以包容对待他人的误解与过失。不急不躁,忍辱不辩,对众生之苦充满恻隐与怜悯之念,淡然而无畏,慈悲而祥和,那就是觉者永恒的心态。

        慈悲待人并不需要过多的话语,微微一笑就能把慈悲的善念传达给他人。慈悲是一种真实的能量,它能融化人们内心的冰雪。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人与人之间的间隔,除慈悲以外的任何方法,都无法让其得到彻底的解决,这是因为缺乏能量的缘故。但是慈悲的力量却能化解一切冤缘,使人世间的一切因果回圈得到善解。慈悲之光胜过千言万语,它能使心灵之间的怨恨与间隔顿时消失于无形。

        慈爱众生并给与其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称为悲;救度他人的灵魂使其不致堕落就是对众生的最大的慈悲。

        慈悲的心可以沟通无限的能量;慈悲的行为可以引发无限的能量;慈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

        慈悲需要智慧

        助人为快乐之本(枯井之心);快乐为助人之本(涌泉之心)。帮助该如何拿捏分寸、中道平衡?就像是良臣要扶持君王,要“扶得起”才有用。彼此互助共荣,而不是一直消耗,帮助的对象又一直没办法提升成长,就像要救一个溺水的人,反而又被拉下去。

        内心单纯的人是受到祝福的,可能因单纯被骗,但却会收获智慧。

        社会上有一些利用人们的善良与同情心发生欺骗的事,因为被骗的事情发生一次,就让你打了预防针,下次就有觉知了,因此感谢这次的经验让你有了成长,有了建设性,以后遇到相同的事情,加上智慧去考量,不会盲目的慈悲,而是智慧加慈悲。你已经有了免疫力,下一次在帮人的时候,会更有觉知的助人。感谢这一次的经验,你并没有损失,反而收获了智慧与经验。你的盲点在于曲解“慈与悲”,你没有损失任何东西,你失去的正是你收获的。

        智慧与慈悲是“两条腿”

        助人的本质是“三心一体觉幻智”,三心即:慈悲心、平等心、同理心。

        助人的核心是,有智慧、有慈悲的给人快乐,智慧+慈悲两条腿,缺一条就跛脚了。“一体”,是自他一体,生爱不二,了悟他人与自己本是一体无二,他人就是自己,自他是一体!他人的苦等于自己的苦,让关爱自己如同关心他人,是同一颗心灵。融入同一体的神圣意志,来包容个体的自由意志,一体是慈悲展现,包容个体需要智慧的展现。

        觉幻的智慧与心境:这娑婆世界的一切全部都是"实相的自然",虚拟实境、相对真实。当我们的"智慧、慈悲双运"自然的流露,哀矣不伤、乐而不已,就会走进定慧的心境,不会产生助人的副作用。

        助人当如灯塔

        我的好,会让别人更好,别人好会让我更好。所以帮助我自己,就是荣耀别人,即是间接的帮助。

        助人守则:助人当如灯塔,灯塔像太阳,无条件地照耀万物,却不能强迫任何人成长。

        对于一个不想长进的猴子而言,他还是可以吃原来那种地瓜,他还是会被尊重,这就是真爱。如果你因为这样看不起、看不惯、看不顺老猴子,就是分别心,就是“真碍”,不是“真爱”,真爱是无分别心的爱。“心”产生所有俗世情感,情感是悲心,即感受到他人的苦,慈悲心是来自高等境界的情怀,它比情感更深广。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你是境随心转,还是心随境转?[40]

  • 从佛教心理学看汉字中的智慧[100]

  • 佛说:为什么善良的人一生痛苦磨难多![203]

  • 状态对了,人生就顺了[291]

  • 自己因果自己了,自己修行自己好[346]

  • 人,可以精,但不可以阴[400]

  • 心灵的屋檐[463]

  • 慈悲的力量[398]

  • 人,成于三悟,败于三忌[378]

  • 最高级的善良,是学会共情[503]

  • 一切修行,归根结底都是“修心”[539]

  • 高处不为难别人,低处不为难自己[503]

  • 做人最大的善良,是少管闲事[750]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以开心[600]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540]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慧![716]

  • 南怀瑾:说到底还是女性最伟大![590]

  • 慈悲心重的人,才有福报和福相[732]

  • 南怀瑾:佛菩萨才是多情人[697]

  • 爱自己,胜过爱你的手机[125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