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4日 佛学研究网
爱因斯坦曾说过:“并不是每一件算得出来的事,都有意义;也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都能够被算出来。”
“你该去读书,你不该在上学的时候谈恋爱。”
“你该考上重点大学。”
“你该在25岁有一份收入不错的稳定工作。”
“你该在27岁前结婚生子。”
这些话我们从小听到大,甚至也是这样要求子女的。这些话就像规则一样束缚着我们,哪怕稍有差池都会受到批判。
但人到中年,就会发现,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
人生不应该只有别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你想要什么!
一、每个人的节奏都不一样
小时候老师就教我们要列一个“作息时间表”:几点该睡觉、几点该吃饭、几点该写作业……因为一天只有24小时,进行安排不是很难。
但这个时间扩大到一生后,我们又何必要给自己定死这个框架呢?
人生的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剧本。不要被任何人打乱你的节奏,不要对着别人的剧本去写自己的人生,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你。
一个出生既传统又普通的中国台湾男生,母亲是教师,父亲是校长。他却在学习上屡屡受挫,即便天天补习,还是两次没考上大学。
但因心中的导演梦,最终选择了入读艺术专科学校。在学校中,他曾获话剧比赛最佳男主角。
但父亲担心儿子的未来没出息,想办法安排他出国。
原本想去巴黎的他,因法语实在不行,最终改去纽约大学电影系学习电影编导。
毕业后,整整六年,除了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年近四十了,依然一事无成。
整个家庭的开销全靠太太微薄的薪水支撑。就这样,他成了别人眼中吃软饭的废才大叔和职业奶爸。
但六年暗无天日的低谷时间,成了他最好的沉淀时光。
46岁时,因《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的华人导演。
在51岁和58岁时,因《断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分别获得第78届和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大器晚成的他,成了第一位将奥斯卡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和金球奖三大世界性的最佳导演奖收入囊中的华人导演。
他就是李安。
李安的前半段人生给谁看都透露着颓废,没出息。
但人生有千百种可能,没有哪一种一定是对的,也没有哪一种肯定是错的。
有人在16岁时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他在26岁的时候改变了当初的想法。
有人46岁时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坚持的一步步走了下去。
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
你身边有些朋友也许遥遥领先于你,有些朋友也许落后于你。
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节奏,他有他们的节奏,你有你自己的!
人生匆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方式。
二、人生哪有“太晚”,只要想做,就去做!
摩西奶奶是一个贫穷农夫的女儿。
成年后,她嫁给了农场工人,成为10个孩子的母亲,并将自己的年轻时光全部奉献给了农场。
她的前大半生都和无数普通人一样,过着普通的生活。
直到她76岁步入老年时,机缘巧合下,她才接触到了绘画。
就这样,她意外的发现了自己的绘画天赋,并且越画越好。
在她78岁时,一位旅行收藏家发现了她的作品,他将摩西奶奶的画介绍给了全世界。
80岁时她在纽约举办了个展,至此她的作品风靡了整个欧美。
不久之后她被授予了美国“女性全国新闻俱乐部奖”,并得到美国总统的接见。
这一切让她迅速走红,她之后的人生也如同开了挂一样,向着传奇的路上一直发展下去。
她在101岁时离世,时任总理肯尼迪为她致讣告辞,称摩西奶奶是“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艺术家”。
纽约州将她的生日这天定为“摩西奶奶日”。
摩西奶奶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绘画训练,她的一切创作都是凭借着她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摩西奶奶曾经说:“去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人到底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并没有明确规定。
如果我们想做,就从现在开始。
有人总说:已经晚了。实际上,“现在”就是最恰当的时候。
80岁开始又如何,结果才是我们想要的,什么时候开始哪有那么重要。
迟开的花或许更香,迟结的果或许更甜。
余生很长,千万别慌!
三、在自己喜欢的节奏里,过好一生
前一段时间,有一句话刷了屏。
“那个....我岁数大了,该回家睡觉了......”
这句话出自好久都没出现的朴树,在《乐队的夏天》节目录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站起来说了这句话。
是不是觉得朴树真的太任性了,但是了解的人都知道,他就是这样。
高速公路上,遇到了夕阳,不管如何,先停下车,看了夕阳再说。
在明星都害怕被遗忘的年代,他却用14年出一张新专辑。
在别人都在迫不及待地快时,他却一直很缓慢,疏离得不像一个歌手,慢得不像一个都市人。
他的父母都是北大教授,生活在保护屏障里的朴树,成长轨迹应是: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北大—出国留学,但一把吉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大学上了一年就退学了,在别人乖乖上课的时候,他每天风雨不改去小运河边弹琴唱歌。
后来被高晓松赏识进了麦田公司。
他的生活节奏很慢,不用智能手机,微信联系人寥寥无几,不玩朋友圈,避免吸收太多信息,唯一看的是体育新闻,但也不太关注过程,只看结果。
他说自己身上没有现代精神,“我觉得自己生活在八十年代,甚至生活在一个我没有经历过的时代。”
但这恰恰是我们喜欢他的地方,他替我们,在现代都市的形色匆匆中,和世界对抗,任性地做自己,不必取悦任何人。
虽然缓慢,也许无趣,但这就是适合朴树的节奏。
能在自己喜欢的节奏中,愉快的过完一生,晚年回忆时,可以自豪的说,这一生都很有意义,没有浑浑噩噩!这就是我们来这世上走一遭的意义。
村上春树曾在书里写道: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这是一个让人焦虑的时代。
在别人的催促下,我们总是无可避免地变得焦虑,忍不住只想快一点再快一点。
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节奏。
许多时候,我们只是与别人的时间不同,并不是因为我们生来注定缺乏。
总要相信,此时所缺乏的东西,会在人生最合适的时间里,来到我们身边。
不是没有,只是未到时候。
不要花时间与别人比较,而是要花精力做更好的自己。
只要把握了自己的节奏,哪怕慢一点,也是有价值的成功。
不畏将来,不惧当下,一直在自己的轨道上砥砺前行,属于你的精彩一定会到来!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