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3]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1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3]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43]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1]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0]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0]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6]

  • 十问时间[190]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永远不要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63   时间:2022-10-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0月8日  佛学研究网

        戴尔老板迈克尔·戴尔,在母校得克萨斯大学演讲时,被学生问道:“是什么习惯,让您白手起家,创立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公司。”

        戴尔回答:“别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面对众人的疑惑,戴尔解释:“起初我是大学里学习最差的人,我就向成绩最好的人看齐。当我觉得无法从他们身上,得到更多东西时,我选择退学创业,去向惠普、苹果等业内优秀企业的管理者学习。每个阶段我都能找到比自己聪明的人,将他们作为目标,激励自己不断改变。”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就是见贤思齐,在人生道路上日拱一卒。

        01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说:“愚者自以为聪明,智者则有自知之明。”

        处世最大的智慧,就是坦然接受自己会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

        而将自己捧上第一的人,不愿做出改变,拒绝不同意见,狭隘而偏激。

        最近重温美剧《生活大爆炸》,对谢尔顿印象深刻。

        谢尔顿14岁获得博士学位,24岁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是大家公认的天才。

        在一次学科竞赛中,他不屑和任何人组队,而是随便找了3个队友,并要求他们在比赛时保持沉默。

        他认为凭借自己的智慧,即使独自对阵所有选手,也能轻松夺冠。

        谁知决赛时,谢尔顿遇上一道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题目,而被他拉来凑数的队友,却轻松给出答案。

        谢尔顿担心这个回答一旦正确,便会显得队友要比自己聪明,于是宁可输掉比赛,也拒绝提交队友的答案。

        作家劳伦斯·冈萨雷斯在《欺骗魔鬼》一文中写道:“那些为了证明自己是最聪明的人,往往都会去做最蠢的事。”

        狂妄源于浅薄,低调基于见识。

        越是浅薄的人,越容易被一时浮云遮望眼,自认为天下无人可及。

        越是见过世面,明白自己的渺小,越懂得收敛锋芒,埋头赶路。

        02

        社会学家霍桑做过一个实验。

        他安排了两组技术水平相当的工人,统计他们在相同时间内制作零件的数量。

        实验开始前,他向第一组工人提出要求:尽自己所能,做出更多零件。

        而对第二组,霍桑引入一位试制组的组长,并鼓励其他人在单位时间里,努力做出和组长同样多的零件。

        实验结束后,第一组工人的平均试制量,不及第二组工人的一半。

        很多时候,限制你发展的并非能力和智商,而是让你感觉不到差距的环境。

        正如红杉资本美国合伙人道格·莱昂所说:

        “别总想做圈子里最优秀的人,如果你已经是的话,我建议你换个圈子,或请来一位更高明的人。”

        著名书法家柳公权,7岁时便成为小镇上最精通楷书的人。

        他时常将作品挂在自家门前,听着邻里老少们的赞誉,内心十分得意。

        直到有天,一位游访的外乡客,看到他的书法后摇头:

        “字虽秀气,但笔锋太薄,如松垮的豆腐。我们镇上有人用脚写的字,也比这个好上许多。”

        柳公权恼羞成怒,连夜赶到客人常住的小镇,看到一个摆摊写字的摊主。

        这位摊主双手残疾,但他用脚趾夹笔在纸上写的字,笔势苍劲雄浑,让柳公权自愧不如。

        从此,柳公权主动离开小镇,带上纸笔游历四方。

        每到新的地方,他总会发现比自己更精通书法的人,他的功底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

        作家吴军曾说:“当你觉得自己比身边人都要厉害时,就要有所警惕,因为你可能会在一个低层次的世界里迷失方向。”

        鹤立鸡群的结果,永远是被平庸同化,然后泯然众人。

        远离鸡群,主动接触更高阶的人,更能发掘出自己的潜力,以及自我提升的动力。

        03

        查理·芒格说:“最聪明的人,是那些能分辨出谁比自己更聪明的人。”

        与其成为小圈子里的佼佼者,不如同高人为伍,努力提高自己的层次。

        导演李安年轻时,参加过一个摄影集训班。

        集训班采用小组教学,学员们需自行组建4到5人的小组,合作完成随堂作业。

        起初,李安和3名年龄偏小的学员组队。

        他认为,自己的拍摄经验比这些学员的都要丰富,很容易就能当选小组组长。

        如此,便能代表小组进行汇报,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为以后争取更多的资源。

        然而随着集训推进,李安作为组里水平最高的成员,不得不负责大部分工作。

        遇到自己束手无策的部分,他也无法向组内成员寻求指导。

        最终,李安草草完成作业,而其他小组的作品,在选题、剪辑、拍摄手法等各方面,都远胜于他。

        李安懊悔不已——如果和这些比自己优秀的学员组队,即使当不了组长,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后来接受采访,他不止一次提到:

        “别总想着做最聪明的人,也许你会因为‘最聪明’获得一些心理优势,但与此同时,你会失去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以及倾听不同声音的可能。”

        心理学中有一个“聚光灯效应”:如果所有灯光聚焦于你,周围一切对你而言俱是漆黑。

        而当你不是最耀眼的那个人,才能借助灯光看清四周,发现每个人身上的可取之处。

        觉醒此道的人,不会想在一群菜鸟当中寻找优越感。

        而是进入一个优秀的圈子,对照自己的不足,将差距化为进步的力量。

        曾仕强教授说:“做人最忌做天下第一,因为你眼里的天下,大概只是别人眼里的井底。”

        人这一生,最大的幸事,是找到比你更优秀的人。

        最好的环境,是能让你发现自己不足的圈子。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生的三把戒尺:自知、自省、自律[239]

  • 认清自己,是最顶级的智慧![300]

  • 心安,才是活着的最好状态[362]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504]

  • 做最合适的自己,才是最幸福的[580]

  • 笑着吃亏的,都是聪明人[613]

  • 人最大的智慧,是要有自知之明[805]

  • 朱光潜:越聪明的人,越懂得休息[818]

  • 太拿自己当回事,是一场灾难![853]

  • 最怕你不甘平庸,又不愿行动[846]

  • 内观生命之美:寻找一个途径抵达自己[890]

  • 能笑着低头的,都是聪明人[833]

  • 人啊,糊涂是本事,知足是聪明[950]

  • 人生越是艰难,越要牢记这两条天规![1391]

  • 便宜占多了,灾祸跟着你[978]

  • ​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939]

  • 比愚蠢更可怕的,是小聪明[898]

  • 学佛不要有这种“小聪明”![1323]

  • 永远不要耽误自己[1236]

  • 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智慧,就是一种成功[132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