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10]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27]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8]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52]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3]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5]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7]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1]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7]

  • 十问时间[191]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10则小笑话,有理,有趣,有深度!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887   时间:2022-9-1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9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清代著名的戏曲创作家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下·科诨》中谈到: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

        好的笑话一字含千意,简单的笑话里藏着大大的道理,笑着笑着便会发现人生的真谛!

        今天为大家分享古人的10则小笑话,有理,有趣,有深度!

        01、头嫩

        一待诏替人剃头,才举手,便所伤甚多。乃停刀辞主人曰:“此头尚嫩,下不得刀。且过几时,姑俟其老了再剃罢。”

        译文:一个理发的给人剃头,才开始剃了几下,就伤了几处头皮。于是,他就放下刀子不剃了,并对主人说:“你的头太嫩,下不了刀。等过些时,让它长老点,再给你剃吧。”

        点评:把事情弄砸了又不愿承担责任的人,会把责任推给不相干的人或者客观因素,要警惕那些“睡不着觉怨床歪”的人!

        02、偶遇知音

        某生素善琴,尝谓世无知音,抑抑不乐。一日无事,抚琴消遣,忽闻隔邻,有叹息声,大喜,以为知音在是,款扉叩之,邻媪曰:“无他,亡儿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音,闻之,不觉悲从中耳。”

        译文:某先生平时喜欢弹琴,曾经说世上没有他的知音,总是怏快不乐。一天闲着没事,弹琴消遣,忽然听到隔壁家有叹息的声音,以为遇到了知音,就敲人家门问是怎么回事。隔壁的老妇人说:“没有什么,死去的儿子生前以弹棉花为生,今天您弹琴的声音特别像他弹棉花的声音,听了,不觉悲从中来。”

        点评:过于自信,自负的人往往会闹笑话,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必要的。

        03、不愿富

        一鬼托生,冥王判作富人。鬼曰:“不愿富也,但求一生衣食不缺,无是无非,烧清香,吃苦茶,安闲过日足矣。”冥王曰:“要银子便再与你几万,这样安闲清福,却不许你享。”

        译文:有个鬼要托生,冥王判他托生为富人。鬼说:“不愿意富,只求一生衣食不缺,没有是非,烧清香,吃苦茶,安稳清闲地过日子就满足了。”冥王说:“如果要钱就再给你几万两银子,这样安闲清福,不许你享受。”

        点评:荣华富贵不如安闲清福,但是世间又有几人真能在这多变的、不安定的滚滚红尘中获得安闲清福呢!

        04、锯箭竿

        一人往观武场,飞箭误中其身。迎外科治之,医曰:“易事耳。”遂用小锯截其外竿,即索谢辞去。问:“内截如何?”答曰:“此是内科的事。”

        译文:有个人去武场观看比赛,身上误中一箭。找外科医生来为他治病,医生说:“小事一桩。”于是用锯子锯掉体外的箭竿,就索要费用打算离开。有人问:“留在体内的箭头怎么办?”医生回答说:“这是内科医生的事。”

        点评:治标不治本,只解决表面问题。

        05、烦恼

        或问:“樊迟之名谁取?”曰:“孔子取的。”问:“樊哙之名谁取?”曰:“汉祖取的。”又曰:“烦恼之名谁取?”曰:“这是他自取的。”

        译文:有个人问:“樊迟之名是谁给取的?”另一人回答说:“孔子取的。”问:“樊哙之名谁给取的?”回答说:“汉高祖取的。”又问:“烦恼之名谁给取的?”回答说:“这是他自己取的。”

        点评: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烦恼多是自取的。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人生的很多烦恼是不愿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造成的。”

        06、木匠

        一匠人装门闩,误装门外。主人骂为“瞎贼”。匠答曰:“你便瞎贼!”主怒曰:“我如何倒瞎?”匠曰:“你若有眼,便不来请我这样匠人。”

        译文:木匠将门闩装错了,遭到主人责骂,木匠听到骂声反击说:你要是不瞎,怎么会请我来装呢?

        点评:人无完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又有什么不能好好商量的呢?

        人前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得饶人处且饶人,宽恕不是让别人痛快,更是让自己舒服。

        07、老面皮

        或问世间何物最硬,曰:“石头与钢铁。”其人曰:“石可碎,铁可錾,安得为硬?以弟看来惟兄面上的髭须最硬,铁石总不如也。”问其故,答曰:“兄面皮厚,竟被其出。”须者回嘲曰:“足下面皮更老,这等硬须还钻不透。”

        译文:甲说世上最硬的东西是乙的胡子,连乙这么厚的面皮都可以钻透。乙说那你的面皮应该更厚,连坚硬的胡子都无法钻出。

        点评:人人都是远视眼,看得见别人,看不见自己。

        别人身上的缺点可能你也有,别人身上的不足可能在你身上体现的更甚。在看到别人身上的不足与缺点时,不要冷嘲热讽,记得反思一下自己。

        08、糊涂

        一青盲人涉讼,自诉眼瞎。官曰:“你明明一双清白眼,如何诈瞎?”答曰:“老爷看小人是清白的,小人看老爷却是糊涂得紧。”

        译文:一个青盲眼的人向衙门上诉,官说我看你的眼睛不瞎怎么说自己眼瞎呢?盲人说,我看不见,也知道你糊涂。

        点评:心盲比眼盲更可怕,眼盲只是不辨色彩,心盲是不分是非。

        做一个眼明心亮的人,走最宽最正的路,一时的糊涂能够改正,一直糊涂下去想改也难了。

        09、隐避

        有势利者,每出逢冠盖,必引避。同行者问其故,答曰:“舍亲。”如此屡屡,同行者厌之。偶逢一乞丐,亦效其引避,曰:“舍亲。”问:“为何有此令亲?”曰:“但是好的,都被尔认去了。”

        译文:有一个势利眼的人,每次出门遇见有钱有势的人的车马都必定避让。同行的人问他缘故,答道:“这是我的亲戚。”

        每每如此,大家都厌恶他。

        有一次,两人遇到了一个乞丐,同伴也效法他,赶紧避让。这个势利的人很奇怪,问道:“你怎么有这样的亲戚啊?”答道:“因为凡是好的亲戚,都被你认去了!”

        点评:做人不能太势利,只跟有钱的人做朋友,没钱的人就不尊重、不放在眼里。如果如此交朋友,那么这些朋友也一定是势利之人,真心的又都能有几个?

        10、有钱夸口

        一人迷路,遇一哑子,问之不答,惟以手作钱样,示以得钱,方肯指引。此人喻其意,即以数钱与之。哑子乃开口指明去路,其人问曰:“为甚无钱装哑?”哑曰:“如今世界,有了钱,便会说话耳!”

        译文:一个人迷路了,遇到一个哑巴,问他他不答,当表示要给他钱时,他突然会说话了。

        点评:追求物质没有错,错的是一切为了钱,甚至出卖自己的良心。

        笑话不是哈哈一笑就过去了,很多笑话背后有着发人深省的道理。笑过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笑话中的很多事仿佛都发生在我们身边。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字![230]

  • 与这四种人深交:养识、养志、养心、养人[765]

  • 和这三种人深交:养生、养心、养身[819]

  • 古人10则小笑话,有理,有趣,有深意[1352]

  • 活得有趣,才对得起自己[2276]

  • 佛教中的牛,真叫“牛”!一键了解佛法中的动物世界[2078]

  • 诵经必读的“开经偈”是何由来,它有什么特殊含义?[1992]

  • 朱光潜: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6976]

  • 出家人的顺口溜,那些丛林中广为流传的“警策格言”[2718]

  • 我喜欢和你在一起,因为你有正能量[2367]

  • 佛像开光的深意[3187]

  • 静中有乾坤,禅中有深意[281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