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01]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14]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1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04]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03]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21]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28]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20]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42]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130]

  • 如果事与愿违,等一等也没关系[123]

  • 思维的宽度,决定人生的高度![13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嘿,可以把你的微笑布施给我吗?
     
    [ 作者: 陈家树   来自:网络   已阅:785   时间:2022-9-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9月8日  佛学研究网

        小的时候,父母要上班,所以早上的时间都很匆忙,急急忙忙的起床洗漱吃早饭,然后母亲把我往自行车后座一塞,就火急火燎的跨上车骑往学校。偶尔有一次起得比较早,时间充裕,我爸妈心情因此格外的好,心情好了,所有事情似乎都变得顺利和从容,从容的吃过早饭,母亲把我抱上了自行车后座,突然笑着俯身亲了我一口。

        这一个简单的动作点亮了我的一整天,印象里的那天,我做什么都很顺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跟朋友分享了好多零食……

        这么一件小事,竟然让我记了二十年,后来接触了佛教,我才找到它的名字——“无畏布施”,这么去给一件小事下定义,似乎显得有些夸大了,但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让我由衷的感到无畏布施的强大,一个微笑、一声爱语,拥有带给对方一天好心情、甚至一生治愈的力量。

        最近读到一篇关于“布施微笑”的文章,深以为然,与您共飨。让我们一起用温暖的微笑,感染身边的人吧。

        文/陈家树

        与一同修去医院看病,当班医生对我俩的接待只能用“冷若冰霜”来形容。当我们步出诊室时,我这位朋友不无诙谐地说:“请布施点微笑吧!”

        微笑也能布施?仔细想想,很对,微笑也是布施,而且是很普遍、很重要的布施。

        谈到布施,佛子们都知道有财布施(如钱财的施舍)、法布施(如讲经说法、助印经书等)和无畏布施(消除对方恐惧畏难心理,给予勇气和安慰)。末学认为,微笑应属无畏布施的一种。

        就拿看病来说,病人的心理不仅希望医生对症下药,而且希望医生和颜悦色地接待,让紧张害怕的情绪得以缓解。如果医生再给予一点微笑,说一些鼓励、安慰的话,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反之负面效应也是不可低估的。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是可以感染的。我看过一篇短文,一位理发员买东西遭到售货员的冷面,一天的情绪都不好,并且尽出差错,最后给一位顾客修面时还划破了几个口子,争吵之下一看,那个倒霉的顾客正是那位冷面的售货员。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句争吵,会让自己几天不愉快,甚至迁怒家人和同事;一个微笑,往往会使自己觉得阳光灿烂、鸟语花香,连周围的人也会感到这种喜悦气氛,工作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这就是微笑的魅力,我们可不能看轻它。

        有少数佛门弟子,严肃得近于冷漠,使人敬而远之。

        禅宗有这样一段公案,有个老婆婆供养一庵主达二十年之久,一天,老婆婆有意让妙龄如花的女儿去亲近庵主,庵主无动于衷,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老婆婆知后,愤然道:“我二十年只供养得个俗汉!”于是,赶走了庵主,烧掉了草庵。禅是活泼泼的、洋溢着勃勃生机,那位庵主不明白这一点,虽修行多年却没有尝到真正的禅味,只好卷起铺盖离开。

        有同修认为,佛教是喜悦的宗教,而佛教徒则是世上欢喜的男人和女人,我非常赞同这种看法,我更以为法喜不仅要存于心,而且要形于外,一个微笑,一句温语,让众生同沾法喜禅悦,这不就是实实在在、随时随地可与的布施吗!

        佛陀说过:“愉快是所有觉悟者开启智慧的起源。”以此衡量,一个脸呈我慢之相、言必咄咄逼人、使人无法接近的佛子,试问怎能开启智慧、又怎能担当弘法重任?

        有人会说,微笑谁不会?能算法布施?其实,很多人的所谓“微笑”,只是脸部肌肉的运动,并非发自内心,自然没有感人至深的魅力,惟有接触佛法、逐渐领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时,我们内心油然而生的喜悦才会以微笑的方式显露出来,甚至连自己都没有察觉。

        佛子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每当我们有幸亲近某位高僧或禅者时,首先感觉到的是慈祥可亲、平易近人,他们那永恒的、超然的微笑会让我们很久很久甚至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恰如点燃了我们心灵的一盏明灯。一个人也许不能拥有世俗的名利,但只要拥有这份快乐,并且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那充满法喜禅悦的微笑也能够点燃别人心灵的明灯时,我们一定会感到非常幸福的。

        众生都有佛性,只是被无明所障碍,扫除这些障碍的有效办法就是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拔苦予乐、无私奉献。

        一个人时时处处以真诚的微笑对待别人,感化别人,那就是佛性的显露,觉悟的开始,就是发菩提心。特别是佛门弟子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周围的人,要以自己充满法喜禅悦的微笑,感染更多的人。

        我们敬仰、亲近观世音菩萨,不仅因为菩萨救苦救难,而且是因为菩萨相好慈悲,面含微笑,给人以无限的信心和喜悦。让我们学学菩萨,使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滋润世人近乎干枯的心田吧!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自我提升的10个好习惯,受益一生![247]

  • 不懂爱就是伤害,真正的爱不是约束、占有和控制[255]

  • 笑的力量[302]

  • 你的慈悲善良,蕴藏着你的大福报![411]

  • “观世音”以耳根圆通著称,为什么不叫“听世音”?[706]

  • 人生幸福的奥秘,不要一味索取,而是学会布施[516]

  • 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605]

  • 文殊菩萨的考验[945]

  • 人不开心的根本原因:智慧不够[950]

  • 提升幸福感的10件小事[771]

  • 菩萨六度万行,为何“布施”第一?[852]

  • 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737]

  • 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1109]

  • 把小事做好,你就赢了[1171]

  • 学佛与做人 真正学佛是要学习佛菩萨的行为[1367]

  • 人生五大幸事,可遇而不可求[1158]

  • 长相年轻,是因为5个习惯[1401]

  • 佛国的微笑[2576]

  • 世界上最开心的五句话,解开无数人心结[1356]

  • 我们想解脱、成佛,必须要过三个关![167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