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4日 佛学研究网
1 业力
任何人都难逃业力。正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业力从你出生开始发挥作用,从而贯穿你的一生,甚至还会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小到你跟谁交朋友,大到生老病死。业力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说我们就活在业力当中,一点儿都不夸张。
到底什么是业力?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是原始业力,即与生俱来的业力。原始业力,非人力能改变。比如你的出身,你的天赋,你的身体相貌等。
原始业力一出生就已经携带,决定了你的人生底色。根本难以撼动,只能去接受,去适应。
比如你出生在什么家庭。这不是你能决定的,也不是你能改变的。只能接受。
就好像几个人坐在一起打牌。你抓到什么牌就是什么牌,只能想办法把它打好,而不能说,我牌不行,重新发。
许多人不懂这个道理,浪费大量时间去抱怨命运的不公。不接受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出生。殊不知,这完全是徒劳无益。
二是后天业力。即可以改变的业力。包括人的思维,意识,以及行为习惯等等。
但想要通过后天努力,成功实现纠偏或扭转,绝非意事。
原因有二。一是,业力很难觉察。
业力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明。即,自己根本无法洞察到自己受业力影响。比如一个骄傲的人,无法知道自己骄傲,他会以为这是自信。
再好像一条鱼,一出生就在污水池中,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多恶劣,还以为天下的水都是这样。
二是,人类天生容易被内外的诱惑干扰,无法观心,静心。
化解业力,需要高超的悟性。
悟性便是能够深入自我,做到自我探究,自我升华的觉性。
可惜,大多数人总是痴迷于外界的五欲六尘,终日追逐感官享受。只有在业力的引导下,随波逐流,难以升起觉悟。
总之,原始业力决定了你的人生底色。
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性格,你的选择,你的思想。若不懂得化解恶业,必然一生都难以幸福。
2 定力
改变命运的关键,在于懂得定。
《大学》有云: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是做学问的道理,同时也是人生提升的道理。想要打破旧的业力牵绊,首先就要先定下来,静下来。
然而,想要定下来,何等困难。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宇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大到星辰,小到量子,完全找不到不动的物体。
人更是如此。
我们的头脑无时无刻不再变动当中。前一秒想得事,后一秒就变化了。我们的心灵同样无时无刻不受到各种诱惑的吸引,乃至很难静下来看清自己的现实。
一个人的命运便是由他的头脑和心灵决定,倘若你无法掌控两者,你又如何去掌握命运?
因此,要想不浑浑噩噩的过一生,成为能扭转人生的人,便需要强大定力。
所谓定力,就是能让自己静下来的力量。
简单的说,就是能够通过放下头脑,活在当下,隔绝外界对自己的干扰,不被头脑里的风暴牵着走,做到身心宁静的力量。
拥有定力的人,可以清楚认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并且能够从静心中获得自我提升的力量。
自己改变了,人生路就改变了。
这就是“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真实含义。
3 慧力
慧力,便是智慧。
芸芸众生,外形上看区别不大,聪明才智却参差不齐。若论智慧,更是万中无一。
智慧可以简单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智慧。
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面,它注定一生也不可能了解到大海的智慧。同样,一个只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的人,总习惯以自己的眼光去判断是非,他注定一生就不可能洞察到更宽广的世界。
我们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我们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认知有限。没有人能了解到世界的方方面面。
因此,在有限的人生中,我们应打开心胸,懂得换位思维,尽可能地去洞察事物的本质。
教父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我很喜欢:“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命运是不一样的。”
因此要打开心扉,迈开脚步,多走出去了解不同的世界。
另外一种智慧,是了解自身的智慧。
要说世界上什么最复杂,人心肯定排的上名。人中最难了解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我们与自己的距离是世界上最短的距离。正因为此,我们无法看清自己。
一个看不清自己的人,谈何把握人生?
你可以不聪明,但绝对不可以不知道自己笨。
在社会上混得最差的人,往往是自我认知不清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优点缺点,因此会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时间精力,直至人生虚度。
内在智慧就是我们的指路明灯,让我们对自己多了解一点,从而更好的把握自己,否则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被欲望牵扯一生,完全没有自我方向。
4 愿力
愿力,听起来陌生,其实距离我们并不远。
因为,世间任何事都是从一个简单的愿望开始的。
个人发小愿,要发财致富,国家发大愿,要大国崛起。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因为有了心愿才有发展的动力。正因为有了强大的愿力,所以社会才会有源源不断地奋斗动力。
若是一个人失去了愿望,那他就不再努力,不再克已,只会慢慢堕落下去。这也为何,我们要从小竖立崇高理想的原因。
讲到这里,必然会有人问,为何我发下的心愿完全无效呢?
关键还在于,心诚二字。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意识分成表意识和潜意识,表意识就是我们日常所思,所想。
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只活在自己的表意识当中。它的特点是,容易察觉,但善变,易变。
如果你是用表意识的心去发愿,那就很不容易坚持,更不可能去落实。
就好像许多人那样,晚上踌躇满志,白天混吃等死。
另一种心愿,是来自你的潜意识部分,属于你的真心愿望。
好比海面上的冰山,表意识只是浮在水面上的部分,巨大的部分则潜伏在水下。
因此潜意识才是影响我们的行为的主要力量。只有你潜意识里发出的心愿,即内心里的发愿,你才会去真真切切的去做,才有可能实现。
另外,愿力想要发挥作用,还必须有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你的发愿只能指向自己,不可以指向外在。
比如你可以发愿每天锻炼身体,但你不能发愿明天让我中大奖。愿力是发自自己内在的力量,是驱使自我改变的力量,而并非妄想改变他人或者外界的力量。
正所谓,求佛不如求自己。佛不渡人,唯人自渡。
5 信力
信乃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华严经》
信是一种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力量,拥有更多“信”的人生活态度更积极,更乐观,自然更乐于去做自我提升和改变。
人因为有“信”,才能感受到希望,才愿意付出,愿意追求。若人失去了“信”,便将丧失全部激情。
但要想要“信”发挥它的力量,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不盲目,二是要坚持。
盲目的信,便是被欲望牵引。很容易,信一些歪门邪道,信走捷径,信投机取巧。只图眼前利益,不求长远回报。
这种信,信得越深,危害越大。
与之相反,有的人信自己的力量,信公平正义,信真善美,信因果报应。
这就是正信。正信的人不会因为利益的一时得失而有所动摇,反倒会因为信仰坚固可以克制心魔,降服欲望。
信属于典型的长期投资,坚持得时间越长,它带来的回报就越多。
因此,我们往往可以见到,有的人自身条件并不好,但因为有正确的信仰,长期坚持正确的原则做事,最终获得了丰厚回报。
而那些缺少正信的人,很容易被身边的诱惑吸引,做人没原则,做事没恒心,最后一无所获。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