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1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48]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64]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84]

  • 十问时间[158]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65]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73]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218]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4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8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78]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72]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2著作学者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292   时间:2022-7-3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7月30日  佛学研究网

        歌德曾说:“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也会经历很多事,有喜乐顺遂,自然也难免失落和坎坷。

        人生起伏不定,我们虽然无法预知明天,但可以选择处事的态度和反应。

        在未知和繁杂的世界里,安放好自己的心境和身境: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

        01 无事心不空

        学弟王皓,刚毕业就顺利进到国企,压力不大,收入稳定。

        于是,就直接选择 “躺平”, 每天抱着手机,刷着游戏和短视频。

        买来的书,翻看几页就落了灰;说好的减重,也没有一点行动。

        渐渐变得懒惰,什么事情都不想做。

        即便偶尔和朋友相聚,也是订着常去的餐厅,点着同样的菜品,越发乏味无趣。

        甚至连朋友圈的状态,都没有了以往的生机。

        眼看着当初的“阳光男孩”变成了当下的“宅家青年”,丢了冲劲,也失了热情。

        前段时间聚会,身材发福的他拍拍肚子挖苦自己:

        “这两年,我除了游戏升了级,体重增了斤,其他一事无成。原本以为这样的日子会很轻松,没有想到心里却感到很慌很空。”

        细细想来,我们又何尝不是一样,总是在失去之后才明白:每一秒的虚度,都是对时间的浪费,待到岁月认真起来,才后悔是自己吃了亏。

        现实中,那些无事的时光,就像是奔忙日子的空隙,给我们空间来安放自己的情绪,去做想做的事情。

        所以,别怕拥有闲暇,因为这正是我们成为自己最好的时机。

        作家蔡澜曾说:“什么叫充实?多看书,多旅行,多观察别人是怎么活下去的,多学一点你想学的东西,就会感到充实。”

        真正厉害的人,都能够珍藏时间的馈赠,在平淡的岁月中自给自足。

        不肆意挥霍,也不孤独倦怠,而是懂得丰富心灵,坚持热爱。

        要知道,唯有做到无事心不空,才能不迷失自我,不困于生活。

        然后,享受充实,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

        02 有事心不乱

        上个月部门例会上,领导毫不留情地给新人“上了一课”。

        陈旭入职第三天,就接到了公司内审的任务,为了这次汇报,他熬夜整理了上百条数据和报告。

        却没想到,不仅没有得到认可,领导还对自己的经历和能力提出了质疑。

        他站在台前,虽有尴尬,却没有辩解,感谢完领导的“指正”,便回到了座位。

        认真记录同事们的汇报,眼里有不甘,笔下依旧没有丝毫凌乱。

        而后,30多天的时间,陈旭更是翻遍了公司所有文件和规定,仔细分析每一条要求,有条不紊地重新整理出一套流程标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价值。

        没有因为领导的指责觉得丢了脸面,没有因为同事的不理解消极抱怨,更没有因为自我怀疑乱了心绪。

        而是,静下心来找原因,沉下心来想办法,不迷茫也不慌乱。

        也终于,在三个月实习期满时,得到了领导的高分评价,顺利转正。

        正是这种遇事从容,做事稳妥的智慧,才让他转危为安。

        没有因为一时的“否定”而红了脸色,坏了脾气。

        反而展现出了掌控情绪,静心思考的能力,少了分尴尬,多了分沉稳。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心浮气躁者,一事无成;沉着泠静者,百福自集。”

        人这一生,难免偶遇坎坷,如若遇事就心神难定,乱了阵脚,非但不能脱离难堪,反而更易颓废慌张,很难找准方向。

        真正厉害的人,都能够在尴尬中保持镇定,在激愤时保持清醒。

        不胡思乱想,只是专注当下,解决问题,打破质疑。

        要知道,唯有做到有事心不乱,才能经得住时间的打磨和沉淀。

        然后,默默努力,迎来更好的自己。

        03 大事心不畏

        短视频创作者@余味,拍过这样一个故事:

        零下15度的东北凌晨,一位代驾大哥在空无一人的街道苦等接单。

        虽然有时一天连200块钱都挣不上,但他却始终坚守在路边。

        问起原因,他说:“前几年从一个房地产销售慢慢干起,后来成立了自己的代理公司,可未曾想到,因为扩张太快,被迫倒闭。一时间,从高处跌入低谷,欠下了400多万的外债。”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曾让他深陷痛苦,抑郁了很长时间。

        但还好,他独自在黑暗中挺了过来,度过了心理上最难的那段时间。

        而后,他开始开出租车,跑外卖,干代驾,一天只吃2顿饭,每天只睡5、6个小时。

        虽然,还有200多万没有还完,但他依旧没有害怕和退缩。

        哪怕再也回不到从前的日子,也要讨回好好生活的资格。

        就如他自己所说:“先解决好生计的问题,再像滚雪球一样重新积累起来,我相信身上的债务会还完,也相信自己可以扛过来,东山再起。”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生都是起起落落,失意时,给别人捧捧场;得意时,听听别人的掌声。人生海海,又何必在意一时的浮沉。”

        世事难料,跌入荆棘,任谁都很难接受。

        但若因为一时的打击,就心怀恐惧,很多机会也会因此擦肩。

        与其自责和害怕,不如卸下负担,熬过狼狈,迎接好运的到来。

        《岛上书店》中说:“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广阔。”

        真正厉害的人,都能够在困境中坚持乐观,在低谷中保持勇敢。

        不徘徊畏缩,敢于重头开始,拼力向上,脱离泥潭。

        要知道,唯有做到大事心不畏,才能勇敢迈开脚步,找到新的方向。

        然后,奋力打拼,期待命运的答复。

        吉格斯说:“态度决定成败,无论情况好坏,都要抱着积极的态度,莫让沮丧取代热心。”

        人生漫长,无论当下处境如何,都不要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期待。

        希望,我们都可以不因平淡而无聊,不因波澜而慌乱,不因坎坷而恐惧。

        然后,静对猛虎,闲看花落,养好内心,过好生活。

        共勉。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十问时间[158]

  • 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328]

  • 献给母亲节:母亲,是一辈子的贵人[287]

  • 有一种缘分叫:明明相爱,却彼此伤害[656]

  • 幸福源于善欲,因缘决定命运[500]

  • 欣赏自己,就是幸福的开始[523]

  • 人生幸福的奥秘,不要一味索取,而是学会布施[685]

  • 够得着的幸福,才是你的[669]

  • 一刻无事一刻清,一日无事一日好,无事最可贵[618]

  • 活好今天,别让幸福过期[829]

  • 人生没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734]

  • 嘿,可以把你的微笑布施给我吗?[937]

  • 佛说:有事心不乱,无事心不空[935]

  • 保持幸福的6个小习惯,胜过无数大道理[2427]

  • 真正的幸福:身上没病,心里没事![1057]

  • 幸福的底线![1055]

  • 降低幸福的门槛[1212]

  • 保持幸福的6个微习惯,胜过无数大道理[1140]

  • 如果有人不喜欢你,记住三句话你就赢了[1601]

  • 人渐老,幸福就是一碗白开水![142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