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35]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6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23]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13]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68]

  • 忏悔,是修行人人生必要的修行[114]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05]

  • 你今生的22个灵魂课题[185]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160]

  • 秋天可以耕种什么?种福田![145]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愍[156]

  • “道场”略考——以佛教典籍为[11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真正改变命运的不是道理,而是养成三个习惯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178   时间:2022-7-2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7月24日  佛学研究网

        一位哲人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且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习惯影响行动,行动累计结果,结果决定命运。

        好的习惯,会在不动声色间内化为一个人的气质,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从而能改变人的命运。

        后半生,养成这三种习惯,人生才能越过越顺心如意。

        01 读书的习惯

        中国有句谚语:“活到老,学到老。”

        学海无涯,唯有持续学习,坚持读书的人,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最好的方式。

        多一些见识,就多一些机会;多一些学问,就多一些底气。

        读《论语》,在至圣孔子的谆谆教导下,学做人之道;

        读《史记》,在前人先哲的亲身经历中,修做事之术;

        读《庄子》,在逍遥自在的时间空间里,悟超凡之法;……

        你读过的每一本书,潜移默化中帮你抵挡世间浮华,助你应对人生风雨,为你解疑答惑。

        所以,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就是他读书的厚度。

        陶渊明说过一句话:“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平日里多读书,也许一时半会看不出有什么大的改变。

        但是日积月累,你的眼界和格局,你的内涵和言行,定会令人刮目相看。

        你花在读书上的时间,都在默默塑造一个更好的你,不囿于一方天地,不困于一时低谷,在将来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02 断舍离的习惯

        《菜根谭》中说:“人生只为欲字所累,便如马如牛,听人羁络,若果一念清明,则淡然无欲。”

        若是为物质欲望所累,背负太多,就会不堪重负,止步不前。

        可到了一定年纪,才明白,人力终有穷尽,苦海却是无涯,唯有养成断舍离的习惯,才能治愈自己,过好后半生。

        要知道,成长是给生命做加法,但是成熟,是要给人生做减法。

        养成断舍离的习惯,断掉那些不必要的欲求,舍弃无用的社交,离开对杂物的依恋,越简单才能活得越轻松。

        古往今来,多少哲人智者甘愿一箪食一瓢饮,身居陋室,粗茶淡饭。

        田园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隐居田园,放下了世俗的功名,离开了仕途的羁绊,获得了心灵上的自由,明白了生命的真谛。

        千古完人曾国藩,裁撤湘军,解甲归田,舍弃了手中的权力,抛却了自己的权势,每日慎独自省,践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著名作家钱钟书,深居简出,专心学问,断掉了无意义的社交,摒除了世间的虚名浮利,坚持笔耕不辍,找到了自己,也回归了自己。

        归根结底,人生真正的快乐,并不是来自欲望名利,而是源于内心的智慧和境界。

        《道德经》有言:“万物之始,大道至简。”

        人到中年,经历许多,收获许多,但对后半生来说,断舍离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三两知己,几杯清茶,让生活回归朴素,将内心变得充盈,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03 早睡早起的习惯

        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比的就是谁的耐力更持久。

        年轻时,想要的太多,拿身体换物质的富足;到后来,才恍然大悟: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

        后半生,比起熬夜玩乐更重要的是心脏有力的跳动,比起超负荷赚钱更珍贵的是身体的强壮有力。

        而早睡早起,就是治愈身体最佳的良药。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你问我信仰什么,我信仰睡觉。”

        不熬夜,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呵护。

        所有的疾病和猝死,都不是意外,而是“蓄谋已久”,身体是在一次次的熬夜中消耗透支的。

        人生最遗憾的也莫过于,醒悟太晚,明白太迟,所以别忘了,只有过好今天,才能过好今后的每一天。

        不熬夜,坚持早睡,也别忽略了早起。

        《增广贤文》中说:“早起三光,迟起三慌。”

        早起能给人带来精神的饱满和愉悦,做事也是事半功倍;而晚起往往会感到身心疲惫,影响一天的心情。

        梁实秋曾说过他喜欢早起,趁太阳没出来的时候,写作翻译,效率非凡。

        待到太阳升起,人声嘈杂,他才收笔,之后每想起早起工作的时光,他都愉悦不已。

        有人正值壮年,但是体弱多病;有人行至暮年,仍然身强力壮。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往往就是不同的生活方式。

        所以,规律作息,坚持每天早睡早起,不懈怠,不放弃,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变好变优秀。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后半生,愿你养成好习惯,再用习惯造就自己。

        多读书,断舍离,早睡早起,将过去所有的遗憾,都化作未来惊喜的铺垫。

        愿有一天,回首过往时,你我都能说一句:“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凡事提前五分钟[164]

  • 命中的一切,真是最好的安排吗?[191]

  • 会苦一阵子 但不会苦一辈子[280]

  • 人生最该坚持的三件事:多运动,少熬夜,勤读书[295]

  • 如果你无法认清自己到底是谁,终其一生,你都在制造痛苦[299]

  • 曾仕强:福与祸的差别,就这一个字[433]

  • 易经的精髓,只有简单的三个字![461]

  • 告诉孩子什么最重要![509]

  • 原来,这就是 “乌鸦定律”[482]

  • 能改变你的,从来不是大道理[455]

  • 旺自己的3种方式[546]

  • 王阳明:修好自己的心可以扭转命运![698]

  • 每个人都有两个命运系统:天命与人命[740]

  • 好习惯的力量[586]

  • 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彼此成就,互为贵人[653]

  • 独处,是一个人最昂贵的自由[921]

  • 富养自己最好的方式:运动,读书,独处[827]

  • 短短五句话,把人生说透了![708]

  • 能改变命运的是你自己[693]

  • 自我提升的10个好习惯,受益一生![74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