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13]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03]

  • 对松悟禅[123]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40]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45]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61]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115]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65]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61]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202]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7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20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4佛教历史 >> [专题]b4佛教历史 >> 正文


    庞蕴居士一家四口开悟,生死自在奇谈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984   时间:2022-7-2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7月24日  佛学研究网

        马祖道一门下,有一位很出名的居士,这就是庞蕴。有维摩诘之称的庞蕴居士,他少悟尘劳,志求出世。庞蕴居士未习禅之前,之所以名满湖湘,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名士风范,另一方面因了他的乐善好施。

        百万家产沉湘江

        传说他本来是百万富翁,很有钱的人。老父给庞蕴遗留下万贯家资,他不管什么人,只要你找上门问他求助,他都不会让来者空手而归。天长日久,穷亲友们摸清了他的性情,就有心窍灵活者动起了贪念,隔三间五寻找各种借口上门来,或讨几贯现钱,或要几斗米粮。

        —位住在乡下的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就是这样—个人。这天,他又来了,又说揭不开锅了。庞蕴说,你一趟又一趟的跑来跑去不容易,这次就多弄—些粮食回去。他说太多了背不动。庞蕴就让管家借给了他一头驴,帮着驮回去。

        也许是贪心不足,装的粮食太多了,压得驴子迈不动脚步,出城不过十里,这驴死活不走了。远亲只好暂时卸下驮垛,让驴休息片刻。他将驴拴在树上,自己也在树荫下闭目养神。恍惚间,不知是做梦或是幻觉,那头驴忽然变成了他一个死去几年的老表叔。表叔对他说,自己活着的时候与他现在一样,经常以各种借口到庞蕴父亲那里沾光蹭油。于是,他死后就转成了庞家的一头驴来回报人家……驴子变成的表叔还告诉他,说自己生前借过他一双草鞋未还,所以帮他驮粮十里。

        远亲惊出—身冷汗,急忙将粮食送回了庞府,并说以后再也不来揩油了。远亲走后,庞蕴一家也陷入了沉沉的思索。并且由此萌生了出尘之志。他认识到金钱是人犯罪的根源!他要把所有金银用船装了往江里倒。有人阻止他说:“你不要钱,你可以用做功德,布施给人,总比倒入海里去好些呀?”可是他的答复说:“现在布施了偌大的金钱,来生一定是一位大有钱的人,如果我来生做了大财主,而不肯学佛,那更是不得了。恐怕造罪的力量更大,犯法机会也更多,这种‘三世怨’的傻事,我才不干呢?”第二天,庞蕴一家将金银财宝、巨万家产尽数抛入了湘江。

        饥来吃饭困来眠

        他们把全部金钱丢入江中后就劳力来过生活。他的儿子耕种几亩薄田,女儿编织笊篱,以养生计。他们生活虽这样苦,他的解说是:“心如境一如,无实一无虚;有一不管,无也不居;不是贤圣,了事凡夫。” 

        一家人安贫乐道,处之泰然,甘心过着这种清苦的生活。庞蕴一生没有落发出家,他在离家禅修之前便已经发愿,悟道后要回来先度脱自己的家人。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马祖道一会下历练了两年之后,就回到了衡阳家中,向妻子儿女传授禅旨。他们家庭生活与普通人是不同的。他们一家4口,差不多每人对佛教不但信仰到极点,而且都在佛法上得到禅悦之乐,法喜充满,所以他们对身外的衣食,一点也不放在心,他们全家坐下来就大谈禅机。

        庞蕴居士的女儿名叫灵照。居士四方游历,灵照服侍左右,渐渐的悟境不凡。一日,老夫妻俩在室内讨论禅悟之事,庞蕴说:“难、难、难,难得就像将十担芝麻油往树上摊。”

        庞夫人说:“易、易、易,连花草树木都能表现出祖师的禅意。”

        正在屋檐下编笊篱的女儿灵照笑道:“你们两位老人家,年纪一大把了,怎么说出这种小孩子的话来呢?”

        父母问她是怎样看待禅修之事的?

        灵照说:“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

        庞蕴抚掌大笑,说女儿甚得慧海师兄的禅旨心印。

        父女争着先“死”

        庞蕴居士将入灭时,告诉女儿说:“你去看看日头,正午时告诉我,我就在那时刻入灭吧!”佛门中人追求的超脱生死、无死无生,固而真正的大师大德,对自己的逝世是能够自己掌握的,他们竟能挑选个自己看好的时辰。俗人希生惧死,却从未见谁真正把握过生死,长寿是侥幸,死于非命、死于病疾是常情。死生亦大矣,死生又是这样不钟情那些希图、惧怕他的人!

        灵照听父亲说要入灭,便赶紧去外边看了看日头,回来对父亲说:“现在是正午了,不过巧得很,有日蚀,天狗正在吞日头呢。”

        “哦,有这种事?”

        “不信你去看看。”

        庞蕴出屋观看。太阳在天空好好的,哪里有什么日蚀呢!回转室内,灵照早巳盘坐在他的座位上,双手合十,坐化了。

        庞蕴回屋一看,笑了,说:“我女儿机锋要比她老子快捷啊!”

        于是,为了安葬女儿,他推迟七日逝世。第七天,襄州州长于顿来看他,问一些禅家道理。庞居士对他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有”是追求不尽的,是烦恼的不尽根源,只有“无”才是根本,空掉所有的“有”,把“无”从埋没中显示出来吧,它才是真实的可追求的东西。

        他请州长坐在床边,自己枕在他的膝盖上,继续说:“存留世间,自加小心,世界上的一切都和影子与回声一样,是空幻的。”

        于顿听他有告别之意,低头观看之时,庞蕴早已撒手归西。

        遵照他的遗愿,遗体火化之后,把骨灰撒入江河之中。

        庞夫人听到丈夫和女儿都去死,也没有给她知道,很不高兴。他的儿子还在田里锄地,庞夫人去告诉他说:“你的爸爸已经死去了。”他听到爸爸死了毫无表情的,一声不吭,就站在田里,用锄头拄着下巴,立地而逝! 庞夫人见此情形一跺脚,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没了任何消息。

        庞蕴一家四口,灵照坐着死,庞公卧着死,儿子站着死。最后还有庞夫人更奇怪,她看一家人都去了,她说:‘他们虽死得好,我要死得更奇特。”因此她就说了四句偈:

        坐卧立化未为奇,不及庞婆撒手归;
        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230]

  • 当你心累了就默念这三句话,不论什么事,都会改变![344]

  • 许多事情,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很难[307]

  • 人贵三气,修正气,养清气,化怨气[397]

  • 送给晚上睡不着觉的人[486]

  • 定期除去心里的杂草[494]

  •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573]

  • 人生要学会三“放”,更自在![569]

  • 真正的强大,是允许一切的发生[598]

  • 一语惊醒梦中人!净慧法师谈开悟[631]

  • 佛菩萨半睁着眼的秘密,原来如此[576]

  • 诵经十二步骤都要懂,就能诵到开悟[724]

  • 人生只是一场大梦,这是真的吗?[813]

  • 被香板打得开悟的老和尚临济禅师[1071]

  • 开悟,就是一个不断内在“清零”的过程![641]

  • 生死心切,道心就自然好[812]

  • “观自在菩萨”是谁?他在观什么?[1013]

  • 随缘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1015]

  • 没有真正的慧根定根,谈了生死都是空话[909]

  • 开悟前“我在活着”,开悟后“我看着我在活着”[115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