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03]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01]

  • 对松悟禅[120]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3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45]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60]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115]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65]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59]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202]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71]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20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内心通透的人,看什么都顺眼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079   时间:2022-7-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7月4日  佛学研究网

        有人曾说过:“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

        的确,优秀的人,都懂得尊重别人。

        因为他们活得通透,看得明白。他们知道,世间万物,未必只有一种存在方式;人间百态,未必只有一种判定标准。

        其实,这世界本来就是多样性的。

        当你看不惯的事越来越少,也就开始活得越来越好。

        01 层次越低的人,越爱跟人抬杠

        网上有一个特别火的词,叫做“杠精”。

        顾名思义,就是特别喜欢抬杠的人。他们总是习惯性地跟人唱反调,通过抬杠获取快感。

        生活中的杠精,也并不少见。为此,网友还专门总结出了杠精的四大类型和三大定律。

        四大类型分别是:爱泼水专业户、实力疯狂打击型、自我感觉爆棚型、没事挑事成瘾型。

        而杠精的三大类型则是:

        1. 理解力不好,战斗力爆表。

        2. 表达力不好,存在感爆表。

        3.对方说啥不重要,先反驳了再说。

        甚至还有网友直接给出了方法论,如何快速识别一个杠精:

        1.只有我一个人觉得……
        2.我即是世界,我没见过就是假的……
        3.世界即是我,我不相信就是假的……

        总而言之,这些人就是喜欢事事找茬,处处抬杠,通过唱反调来刷存在感。

        微博上曾有个短视频,叫做 “挑刺狂魔”。在发布后的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引来了五十多万的点赞和五万多的转发。

        视频中有段对话是这样的:

        A:“咱们前台小姑娘今天穿的西穿挺好看。”
        B:“你是在影射别人穿西装不好看是吗?”

        A:“不是啊,我就是觉得女生穿西装比较打眼啊。”
        B:“那男生穿西装就是平庸、无聊和没品味咯?”

        A:“不是啊,我觉得男生穿西装超帅的!”
        B:“所以不穿西装的男生就是丑呗。”

        A:“不是,你误会我了,我就是想说,那小姑娘今天打扮得挺好看的。”
        B:“女生穿什么重要吗?对女生的外表指指点点,这就是对她不尊重啊。”

        总之无论A说什么,都会被B挑刺。到最后,A无奈地感慨到:“到底要怎么说,才能让人挑不出毛病?”

        生活中,总有这么一些人,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他们总能华丽丽地给你当头一棒。

        那些从他们口中说出的话,就像糖衣炮弹一样,让人遍体鳞伤;就像锋刀利刃,让人刀刀见血。

        他们总以为可以通过抬杠的方式,来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感,可殊不知,无理取闹的抬杠,反倒暴露了自己的层次不足。

        作家李小墨说:“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他人,是我见过的情商最低的行为。”

        在言语上给别人留点余地,留个台阶。即使不认同,也不能不尊重。

        所谓的高情商,就是懂得好好说话。而好好说话的前提,就是不跟人抬杠。

        02 成熟的人不是懂得更多,而是能容不同

        罗素曾说:“只有玫瑰和茉莉一同开放,这个世界才会有参差多态的美。”

        世间百态,各有千秋。允许别人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提出不一样的看法,才是一个人的格局所在。

        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是北宋时期的名相。

        他们一个是改革派,主张大刀阔斧的整顿;一个是保守派,主张沿用之前的治国方案。

        两人政见不同,互为政敌,却能够做到互相尊重。

        当司马光被赶下宰相宝座时,其他人都避而远之。皇帝询问王安石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说:“其人品、能力、文学超绝。”

        正是因为得到王安石对司马光极高的赞誉,让司马光即使失去皇帝信任,也依然能够全身而退。

        后来,王安石上台,大力推行改革,却因为触动当权者利益,招到众多官员的弹劾。

        无奈之下,皇帝只好将他罢免,重新任命司马光为相。

        这时候,不少人见风使舵,跳出来告王安石的黑状。

        皇帝听后征求司马光意见。司马光说:“其胸怀坦荡,有古君子之风。”

        因为司马光的力保,王安石逃过一劫,免遭无妄之灾。

        皇帝听完,对二人赞不绝口:“卿等皆君子也!”

        就如《论语》中所说,“君子和而不同”。

        真正的君子,即使观点不同,也能彼此尊重。

        台湾作家白先勇和主持人陈文茜是好朋友。

        当年,白先勇曾凭借《牡丹亭》一举成名,轰动两岸三地。但陈文茜对它并不感兴趣。

        白先勇知道后,便很少当着陈文茜的面谈及《牡丹亭》的演出情况,更不会请她发表意见。

        两人虽然对待《牡丹亭》的态度截然相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做朋友。

        在一次采访中,陈文茜深有感慨地说:“对此,我非常感谢。他可以创新,我可以顽固,谁也不去说服谁。”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世间万物,本就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别把自己的喜好当做标杆,去衡量别人。毕竟,这世上谁也没有义务,要按照你的标准行事。

        三观不符,不必互相说服。

        当我们用平和的心态去包容彼此的“不一致”,日子就会舒坦很多。

        03 学会换位思考,看不惯的事才能越来越少

        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位婆婆,整日愁眉苦脸,经常跟邻居诉苦,说自己的儿子命苦,娶了一个懒老婆。

        “我那个儿媳妇啊,好吃懒做,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什么家务活都不干,每天早上还要我儿子把东西拿到房里给她吃,真是太过分了。”

        邻居反问她,那你的女儿嫁得还不错吧?

        这位婆婆立马由阴转晴,笑着说:“是啊,过得很幸福。婆家待她很好,什么活都不用干,每天睡到大中午,女婿也很照顾她,每天煮好东西送到房间给她吃呢!”

        《诗词天地》中有云:“事实证明:一直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别人,所得出的,永远都不会是好的结论。”

        这世上,很多不满的产生,都是因为没有推己及人地考虑别人的感受;很多隔阂的出现,都是因为没有设身处地地设想别人的处境。

        那些你看不惯的事,换个角度看,就舒坦了。

        俗话说,“横看成岭侧成峰”。你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便是完全不同的风景。

        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多一分体谅,多一分包容。

        毕竟,很多的事情,若是出发点不一样,得出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唯有将心比心,彼此的心才能更近,双方的情才会更浓。

        04 内心通透的人,看什么都顺眼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把自己的想法当做标准,把自己的喜好当做规范。

        只要是与他不一致的,都会被他嗤之以鼻,说三道四。

        可是,这世界本就是多姿多彩的,各人有各人的处世标准,各人有各人的喜恶偏好。谁也没有必要按照你的标准行事, 别用既定的认知去框死别人,别用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别人。

        以己度人,是最狭隘的处事之道。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你要学会包容世间万物的不同,你要学会理解芸芸众生的各异。

        看谁都顺眼,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修行。

        内心通透的人,未必懂得更多,但是能容不同。

        就如作家向日葵所说:“看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把一颗心修好了,看什么都顺眼。”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懂得换位,人生就顺了[42]

  • 用沉默代替一切![364]

  • 后半生最舒服的生活模式,看懂了就顺了![436]

  • 人生需要沉淀,生活要懂取舍![410]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远离烂人[561]

  • 越活越通透的人,都不做这三件事[570]

  • 当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512]

  •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苦事不宣,乐事不扬,闲事不管[534]

  • 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懂得“换位思考”[473]

  • 明白这3个道理,糟心事会越来越少[482]

  • 人生三碗面:情面、脸面、场面[452]

  • 扛得住事 耐得住烦[505]

  •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奢侈品![693]

  • 一个人最通透的活法:少虑、少欲、少言[673]

  • 心灵的换位![694]

  • 有一种格局,叫沉得住气[673]

  • 遇事向内找,是一个人极高的境界[688]

  • 人贵三得:忍得,容得,舍得[728]

  • 最顶级的情商,是跳出自己的位置[821]

  • 解决问题最高明的方法,就两个字![68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