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05]

  • 太虚大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佛[104]

  • 时间看人品,小事见人心![121]

  • 福报从哪里来?高僧们这样回答[119]

  • 人生如水,修行为境![123]

  • 深种善根,用心经营[144]

  • 从虚云老和尚的“持戒”日常,[106]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4)[179]

  • 找寻年轻人“挤爆”寺院的答案[155]

  • “生性凉薄”的人,请深交一辈[137]

  • 中国人8大忌讳:​大喜易[11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3菩萨信仰 >> [专题]c3菩萨信仰 >> 正文


    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366   时间:2022-6-29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6月29日    佛学研究网

        阿缚卢积多伊湿成罗,汉译观自在,指菩萨观有不住有,观空不住空,闻名不着于名,见相不惑于相,心不能动,境不能随,动随不乱其真,自在无碍之智慧。

        旧译阿那婆娄吉低输,汉译观世音。观,能观之智。能所圆融,有无兼畅,照穷正性,察其本末。世音,所观之境。万象流动,隔别不同,类音殊唱,俱蒙离苦。

        菩萨为何名观世音?根据众经,现在略说三种:

        《悲华经》:宝藏如来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人天及三恶道一切众生,发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我当字汝为观世音。”

        此说菩萨因地具大悲心,普令众生离苦得乐,因此宝藏佛为其命名观世音。

        《楞严经》:“恒沙劫前,有佛住世,名观世音。由我所得,圆通根本,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

        当时观世音如来,在大会中,为我授记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无碍,如声逾垣,如月印水,有感必应。故观世音之名,遍闻十方世界。这是从菩萨因地修行法门来说的。

        一切众生,向外分别声闻,生毁誉心,起贪嗔痴,造淫杀业,受三途苦。菩萨耳根不向外闻,反闻耳根能闻的闻性,功夫成熟,六根应时销溶,寂灭现前,证圆明三昧,上同诸佛,下化众生,随缘施设,无不自在。

        《法华经》:“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这是从菩萨利生法门而言,即通常说的寻声救苦。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266]

  • 慈悲的力量[339]

  • 一切修行,归根结底都是“修心”[491]

  • 怎样才名为菩萨[367]

  • 南怀瑾:说到底还是女性最伟大![531]

  • 慈悲心重的人,才有福报和福相[652]

  • 南怀瑾:佛菩萨才是多情人[641]

  • 勿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490]

  • 爱别人之前,请先学会爱自己[603]

  • 你的慈悲善良,蕴藏着你的大福报![628]

  • “观世音”以耳根圆通著称,为什么不叫“听世音”?[956]

  • 菩萨的概念是什么?[623]

  • 佛说:这五种人是“非人”必须远离……[811]

  • 善待自己,从不生气开始[775]

  • 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748]

  • 用慈悲和利他,成就一份正业[769]

  • 醒醒吧!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1308]

  • 文殊菩萨的考验[1183]

  • 勿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973]

  • 什么是菩萨?[99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