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3]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1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3]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43]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1]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0]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0]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6]

  • 十问时间[190]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懂得随身携带佛法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152   时间:2022-6-7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6月7日  佛学研究网

        每天早上,在你吃完早餐准备出门去工作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你会检查自己是否带了手机,是否带了钥匙钱包,是否带了今天开会需要用的资料,水龙头是否关好,你的头发乱不乱,以及你是否喂饱了你的猫。当这一切检查完毕,你会带着满意把门关上锁好,然后去上班。

        假如你不是一个佛教徒,你这么做再正常不过了,你不必担心为此遭受指责。但是作为一个佛教徒,特别是一个准备成佛的佛教徒,我认为你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佛法。你最应该随身携带的不是别的,不是手机,不是钱包,是佛法。你最应该检查的也是自己的心里是否装着佛法。

        也许你会告诉我,我手上带着念珠,但那不是佛法。有时候手腕上缠着一串念珠与一块手表并无任何差别。它往往只起到美观作用。

        你把佛法留在家里,留在佛台上,留在坐垫上,留在书里,唯独没有留在你身边。我不觉得释迦牟尼佛会为此感到欣慰。

        当然我并不是在说你应该背着一部大藏经,或者鼓励你在公共汽车或地铁里不分场合地念经。我只是说,你应该把佛法带在身上,而不是放在家里。

        这样,当你遇到某些你不希望遇到的事情的时候,你就可以有效的控制自己。假如一个人懂得随身携带佛法,那么他坐在办公室里与坐在蒲团上并无区别。要作到这一点首先你必需知道自己是一个佛教徒,你还应该知道佛教徒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我知道有些人在寺庙里表现的非常虔诚,但是出了寺庙就判若两人。

        知道自己是一个佛教徒很重要,他可以阻止你做很多不该做的事。不要觉得这件事很容易。也许当别人问你的时候,你会说:奥,我的宗教是佛教。我是一个佛教徒。

        但是假如没有提示,你很难记起你是个佛教徒,这并不奇怪,你当了很多年的你,你习惯了你的角色,你成为佛教徒才不到一年而已。例如你很难在你的下属没有按照你的意图去做事的时候记起你是一个佛教徒,这个时候你只记得自己是她的上司,所以你才会对着她大吼大叫。假如有人突然给你一拳,你可能也不会记得自己是个佛教徒而保持风度,你会和他撕打在一起。这一切表明你并不经常记得自己是个佛教徒,你只是偶尔想起自己是个佛教徒。但是你要逐渐习惯你是个佛教徒的事实。

        在一天的工作完成之后,你走回你的家,坐在蒲团上,凝视着佛像,你才会想起自己是个佛教徒。你想起你白天发生的种种,你也许会感到后悔:你不该对着下属大发雷霆,她只是个刚进公司不到一个礼拜的小女孩,对一切都不熟悉。你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你不该在客户要求吃鱼的时候对他妥协,仅仅是为了那些订单。你不该对着老婆发火,仅仅是因为她多发了几个关心你的短信。不过这已经晚了。

        假如你在任何时候都记得自己是个佛教徒,你也许就不用每天晚上对着佛像忏悔。所以我说,记得自己是个佛教徒很重要。

        当然,知道一个佛教徒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很重要,我有时候会接到一些佛教徒的信,很显然,他们对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不特别清楚,否则他们也不会跑来问我。

        当然,我们也必需承认,由于佛法的博大精深,佛教徒有时候并不容易判断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是基本上有几个原则,一是你不可以伤害别人,这指的是任何形式的伤害。并不一定你把一个人的脑袋打成南瓜才叫伤害他,有时候一个眼神就足以伤害别人。甚至有时候你都不需要说话,你的动作都可以让别人感受到伤害。第二个就是尽你的力去帮助别人。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并不局限于那些乞讨者,帮助的形式也很多,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

        对某些修行者来说,随身携带佛法并不妨碍他和其他人的交流,他已经完美的让佛法和自己的生活和平共处。他可以不着痕迹的携带佛法并影响他人。但是另外一些不是特别好的修行者,他们可能也会随身携带佛法,但是他们携带的佛法会让其他人一眼看到,就象是你把两把大刀插在屁股后面你的衣服就会支起来。看上去好像你长了翅膀。这样会让别人很不舒服,因为你看上去不像个正常人。

        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前者,当然,在最初的时候你可能无法让自己做到这一点,但是你要技巧性的去做。就象你要携带一只手枪而不被看出来,你必需运用自己的智慧。在某些时候,让别人知道你是佛教徒比较好,而另一些时候则恰恰相反。

        在任何时候,你都不应该不带着佛法,无论是在夏天的公交车上,还是在马桶上,即便你暂时无法做到不着痕迹。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法世法之界别[201]

  • 什么是外道?[313]

  • 静波法师:禅宗并非鼓励人们空谈佛法|2023黄梅禅文化论坛[437]

  •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886]

  • 佛法是怎样看待“人性”的?[761]

  • 心为何物?心在何处?心有何用?[1004]

  • 佛法的根本、核心、精髓是什么?[927]

  • 人生靠什么?[926]

  • 用佛法治愈你的精神内耗[1611]

  • 把佛法灌输到生命中[788]

  • 佛法中的“药”[1100]

  • 如何用佛法来提高生活质量?[975]

  • 从佛法中汲取生活智慧——跟工作压力说再见[955]

  •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你自己诚不诚[1058]

  • 内卷?内耗?佛法教你如何获得“松弛感”[1045]

  • 佛教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921]

  • 滚滚热浪中,共庇佛法之清凉[888]

  •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1355]

  • 现实这些难题,佛法给你解答[1118]

  • 太虚大师:佛法之真价[150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