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03]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113]

  • 中国十二时辰,诠释了我们的一[124]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182]

  • 学会给自己“刹车”[133]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105]

  • 接纳,是生命最好的温柔[148]

  •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145]

  • 作为一个修行人,你是否做对了[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昙无谶②[111]

  • 去靠近滋养你的人[159]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147]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032   时间:2022-5-23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5月23日    佛学研究网

        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怎么说很重要呢?就是,所谓的善恶其实都是我们一心的显现,都是我们自性的分别执取而已,并不是代表事物真实的善与恶的一面。

        那么,我们怎么用才不被这些善恶所染呢?就是以善为一个法则,见善思齐、见贤思齐,看到善呢,希望自己也能够做的跟人一样好,也可以多行善法;那么,见到恶的呢?引以为警戒,引以为戒。

        孔子在《论语》里说过一句话,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免不了跟人打交道,就算三个人大家一起做事、一起走路,都会各有善恶不同。那么,怎么办呢?我们看到别人善的地方,我们就跟着别人好好地学,我们认为别人不对的地方呢,就是要把他作为自己的一种警戒,这样我们就不会被这个世俗的善恶所染。

        我们想一想,二六时中这颗心,看到自己认为善的,我们就产生贪着、产生贪爱,看到我们认为不善的呢?我们就产生嗔恨、嗔怒,对于中庸境,我们没有对它进行善与恶的分辨,就是这种无记的境界,我们就产生痴心。

        所以,贪嗔痴的三毒,一直在我们的自性当中和在我们的人生当中不断地显现。

        那么,大觉怀琏禅师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当我们应对世俗的境界的时候,就用这种心去看它,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这样我们就不容易因为善恶的境界而起自性的颠倒,这样就好了。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235]

  • 《金刚经》的法与非法[2168]

  • 法无自性,随心所现;所现之法,全是自心[2009]

  • 佛说这三件事会令法毁灭,不可不防![2367]

  • 高山仰止!缅怀一代高僧虚云长老懿德风范[2660]

  • 戒是无上菩提本[2282]

  • 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2380]

  •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3816]

  • 漫谈“戒”字在佛门中的运用 [阿莲][3031]

  • 法在无念中 [王芗斋][2892]

  • 弘一法师:我的字即是法 [白木][3374]

  • 深港佛教20年:法不孤起,必仗缘生[3860]

  • 生活在“法”的实相中 [道炜法师][3298]

  • 戒的精神与意义[3442]

  • 修行戒定慧 当下生吉祥 [素闻法师][4216]

  • 法不孤起 仗境方生 [寂相法师][3719]

  • “安僧办道 以戒为师”是寺庙管理的基础[6015]

  • 以法束僧是教法久住的最高道德 [如觉法师][4621]

  • 君子的三戒三畏 [南怀瑾][6371]

  • 戒的境界[616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