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至于经中所说的“无为”,意思就是:不借助于因缘造作。
因为经文写了“少欲无为”,上面探讨了少欲,接下来探讨无为。所谓无为,是不假因缘造作,不要给它什么条件。
不属于生、住、异、灭四相有为法。
因为所有的有为法都带有四相,哪四相?生、住、异、灭。所谓生,出生了,发生了;所谓住,存在了,是当下的存在现象;所谓异,变异了;所谓灭,消失了。一切事物都会如此,包括在座的你、我、他,无论愿不愿意,你、我、他都是出生了、存在了、变异了,然后消失了。但是消失之后,又出生了、存在了、变异了,然后又消失了……这就是十二因缘的流转门,不断不断地在轮转,一个圈儿一个圈儿地,就是这样的缘聚缘散、缘散缘聚。这就是有为法:轮回的现象,虽然因果自做自受,相续不断;只是相似,但是绝不雷同。
但无为法就不是这样的,它没有生、住、异、灭,不假于因缘造作。
无为法不需要生、住、异、灭,是不造作的,是自然的缘聚缘散、缘散缘聚,是我们不加给它任何东西的。整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就是缘起法,不用给它加任何东西。当我们感受到缘起性空的时候,我们解脱了,不假造作。
如是就是佛的法身。
所谓法身,以法为身叫法身。如果我们真正能够证得佛的法身,那是不得了的解脱自在,以法性为身。什么叫法性?空。空就遍一切处,任何一个事物上都有法。道家说:“道在屎溺。”什么叫道在屎溺?就是那个道在屎里头、尿里头。我们一般人会觉得:“那么脏,怎么会呢?”你要知道,我们的《心经》说:“不垢不净”,不是垢,也不是净。说:“哎呀,这个地方干净,那个地方脏。”那是你自己的分别,绝对是分别执着的结果。
有人因此会说:“我们为什么要把佛像供奉在一个比较干净的地方?”那就是恭敬,让自己和社会人感觉到,我们对自己的信仰是负责的,是重视的,信仰从这里开始。我们真正学佛,学来学去,最终完成的内容:在我们的意识里面,不执着净或者不净,才是真正成佛。
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就误解佛教,他每天都要拜佛,有一天突然间没有拜佛、没有烧香,就会神经兮兮、慌慌张张地来问师父:“哎呀,我有一天没拜佛、没烧香,老佛爷会不会怪罪我呀?”曾经不止一次有人这样问过我,我说:“老佛爷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如果真的会怪你,他还叫老佛爷吗?实在不能叫老佛爷。”只是有人还是不放心。
只有人才会怪你!只要是佛菩萨,就是没有分别心的大慈大悲,他们怎么可能怪罪你呢?又怎么可能给你打灾,给你带来灾难呢?绝对不可能。学佛不是这样的内容,你的感觉还是人性的,或者是六道轮回的,所以必须改变。
如果忘记了拜佛或者上香,那么没有关系,可以补上。为什么?因为你忘了,所以为了自己的恭敬,可以弥补。如果真正能够珍惜每一次机会,那叫精进。虽然佛教徒提倡精进,但是不可以自己折磨、伤害自己,很多的佛教徒恰恰是这样。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