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6日 佛学研究网
有一位政治学教授,问我打坐的时候想些什么?
我告诉他:「我什么也没有想。」
我说我只专注于事物的生灭来去。
他似乎有些怀疑,但是我说的是实话。禅者不是思想家。
禅者不需要做脑力劳动,相反,禅者要让心灵休息下来。梵文中的菩提(buddhi),意思就是觉醒。
一个觉醒的人就被称作佛。佛就是永远觉醒的人。我们偶尔也清醒,所以我们是「不时佛」。实相佛法修行的要点是:时时保持正念。
正念,是要我们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要知道当下有什么,发生什么,那么我们就会在当下欣赏到月圆、蓝天、柏树的美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流失在妄念中,会为未来忧虑,被贪、嗔、痴迷惑,认识不到当下的美妙。
试着想一下,如果有三十个人观赏美丽的落日,究竟会有多少人,能真正欣赏到这其中的美妙呢?
如果你只是站在那儿,让念头流失在忧郁、嗔恨中,就不能欣赏到日落之美。
要享受美妙的日落,必须切断念头的过去与未来,让念头融入当下。
有一天,佛陀在他的弟子面前手拈一朵花,他的弟子非常想知道佛陀的本意,他们的念头就流失到妄想当中去了,却无法体会佛陀的本意。
但是有一个人,他当时没有拼命去想,因此他明白了,佛陀手中的一朵花的深意,他就是大迦叶尊者。
因此当有人,手里拿一样东西让你看时,表明他想让你看。
如果你能够不让念头流失在过去、未来中,那么你就会欣赏到,他要你看的东西;否则,你就不会欣赏到任何美妙。
正念:就是打掉妄念,让心在当下。
佛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生命就在呼吸之间。
以正念来修行,即以正念来体会生活的当下,将正念融入生活。
曾有一个小沙弥,不想以正念来观照事物和自己,而他却想真理是什么,开悟是什么。
他不想去观照自己及周围的事物。
当他饮茶时,他不去想他正在饮茶,而是想其他的东西或者事物。
当他看到月圆时,也不去深入体会,不去观想,因为在他的脑海中充满着妄念。
所以他和同修一起修行时,他没有办法以正念修行。
他想开悟,但他的方式是经由思考、概念、语言、文字这些名相来琢磨,所以他根本是时时在错过,而没有办法去接触事物的本来面目。
小沙弥陷入了涅盘、佛性、轮回等概念的寻求中,思维这些问题。
要了解佛是什么,真理是什么,就不要去执着于概念、思维、观念。
因为真正的涅盘、开悟的本质,不是以观念思维所能得到的。
很多学佛法的人喜欢观念、概念这些名相,而不喜欢亲身去体验,去修证,因而无法真正深入观照自身及事物的本相。
真正的本相是——美好的黄昏、落日,共修的朋友,美妙的柏树。
真理即佛陀手中的那朵花,那就是佛陀要告诉弟子的全部真意。
在我们修行的道场,与一般人的生活一样,有扫地、吃饭种种事情,不同处是以正念来做。
吃饭时以正念来吃、来体验,要体会涅盘、佛性,并不是非要到禅堂,才能实际体会,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体会。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